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_【中医宝典】

...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  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99.html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8.html

中医的藏象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腑;以五脏为中心,腑,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77.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两边的差别十分明显,从而产生了阴阳概念以阳光是否充足为依据。这时的阴阳观念是指实物的,是十分具体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事物均存在两种既对立又依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种两极思维和二元分类法,这就是阴阳学说阴阳就从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脑病诊疗新思想——脑气学说_【中医宝典】

...韩自献是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他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脑生理、病理、症状进行观察,提出脑有脑气、髓有髓气、经也有经气的学术观点,即中医“脑气学说”。 韩自献认为:“脑为气海,统领一身气,主平衡,平衡则健,失衡则病。”有诗为云:脑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30.html

脏象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注意此二者的研究内容往往名同实异。广义而言,中医生理学研究还包括解剖学,心理学,体质学等的研究。经络是中医生理学的另重要方面。从学科结构而言,生理学是中医学的前沿。脏象学说研究脏象学说研究总论:李聪普1955年在《新中医药杂志》上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5.htm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正反相抵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分浑交替规律、顺逆转换规律、物极必反规律、三五生成规律和否定否定规律。 十大规律与阴阳五行学说 在上图中,如x、y表示阴阳两种属性,那么代表DyA和DxA的s形弧线就分别描绘出阴阳相对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215.html

阴阳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7.html

体质学说的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对他人则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其原因就在于病同而人不同,体质不同,故疗效不一。体质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决定着治疗效果。因人论治体质有强弱分,偏寒偏热别。因此,必须结合体质而辨证论治。如面白体胖,属阳虚体质者,本系寒湿体,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6-4.html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_【中医宝典】

...有“齿痛”症,在《经脉》中却只出现于同一脉的“是动”病中。如果再对照《阴阳》的相应内容,就会发现,《灵枢·经脉》与《阴阳》在内容上一脉相承。如再将《阴阳》、《经脉》中的“是动”病与“是主所生病”相比较,它们之间有重复,又各有其特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7.html

共找到675,4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