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眼科龙术论》--现存最早眼科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治眼疾记载:“目中赤痛《内眦治,取之阳乔。”汉代《神农本草经》里已记载眼科药物70余种。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到梁代时已有陶氏《疗目方》(5卷)问世,惜书已佚,不得知其具体内容,但为我国最早眼科专著,确无疑义。其后尚有隋唐间人托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1.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 (一)诊断学研究与发展 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明代卫生保健_【中医宝典】

...医家重视,使对职业病研究也日起深入。 银中毒。薛已在《寿世保元》“延年良箴”提出十一类延年摄养事宜,包括“四时顺摄,晨昏护持”、“悲哀喜乐,勿令过情”等,万全《养生要》,把寡欲、慎动、法时、却疾视为养生四大要义。龚居中《五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8.html

《经效产宝》—最早产科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经效产宝》为中国现存最早产科专著。作者集唐代以前诸家关于胎产论述,兼收民间验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著成此书。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成书于847-852年间。 《经效产宝》为中国现存最早产科专著。作者集唐代以前诸家关于胎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9.html

《伤寒论》中“腹认识_【中医宝典】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可知腹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76.html

周仲瑛_合参之 望诊 闻--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运用。现仅以内科为主体,谈谈个人临证体会。望 望诊包括神色形态等内容,但尤以色诊、舌为重点。初涉临床时往往会认为问诊为第一位,难以领悟望诊精遂,久经实践则渐能感悟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真谛,而“五色启示,尤胜于望神情、望形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医宝典】

...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也是如此。 除上述医家及有关著作外,金元时期还有不少《内经》研究专著。如刘完素《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素问要注》(佚),元代薛时平《新刊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李季安《内经旨(指)要》(佚)等。现存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6.html

病案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内容,应以、辨证、立法、处方等为重点。1。:应如实记录资料,按辨证要求分清主次,有系统,有重点,扼要地填写,避免主次不分或有重复,遗漏。2。辨证:必须把记述,加以综合研究,找出病因,病机、脏腑经络、阴阳虚实……及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5-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属湿热重或痰热盛。苔垢舌苔上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合参辨证过程中,把望,闻、问、切诊所得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标本缓急,正确指导治疗。参见“色脉合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周仲瑛_合参之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问 问诊是中最须下功夫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基本功。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兼...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共找到940,6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