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宝藏_【中医宝典】

...诊病只要专讲脉便什么都可以不管,不是唯脉学论,而是说在讨论脉学的时候,则必须以脉在临床诊断上有其重要的意义为重点突出。因此这里并不等于是在排除脉以外的其它诊法,或破坏合参的统一性。但是,说脉是诊法中的上乘功夫,也并非全然没有理由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抉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八卷。清·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编纂而成此书。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等的辨识;闻以听取患者的气息为主,察悉其元气之盛衰及病痛之所在;问诊以阐析张介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3.htm

何谓”诊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长河,演变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可以概括为望诊、闻、问诊和切诊个部分.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区别于现代医学,囊括了中医学理论的精髓。 这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7.html

论诊病须知_《知医必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病之法,无过于望、闻、问、切,所谓也。此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望者,望其色也。凡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6-0.html

总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脉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2.html

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与脉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时脉的冲击(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纲举目张,颇能符合临床实用,后世多采用这种分类法。舌与临床结合最好,影响最大的是温病大师叶天士,叶氏创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突出了舌在温病辨证中的特殊意义,他多次强调在温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必验于舌”对于各种舌苔的主证,都有详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3.html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叩法。 触、摸、按三法的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者用力轻皮肤;摸者稍用力达于肌层;按则重指力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时可综合运用。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通俗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_《幼科指南》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总括儿科自古再为难事。盖以小儿形质柔脆,易虚易实,调治少乖,则毫厘之差,遂至千里之愆。而气血尚未充盈,难只以据脉为准;神识未发,不知言其疾苦也。小儿之病,惟凭面色,识其因何而病,再向虎口风、气、命三关,当视脉纹形色,其属热属寒;听其所...

http://qihuangzhishu.com/873/3.htm

心法要诀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家造精微,通幽显,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贤之旨。今采医经论色诊之文,确然可法者,编为四言,合崔嘉彦"四言脉诀"名曰:要诀,实该望、闻、问、切之道。使后之为医师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由是而学。熟读习玩...

http://qihuangzhishu.com/337/665.htm

共找到155,5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