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粗大、分布不匀,并夹杂有嗜碱性颗粒,胞质中可有空泡,核分叶过多或过少,或有Dǒhle小体。应注意有的急性白血病细胞胞质呈金黄色、颗粒大,类似嗜酸性粒细胞,称为假性嗜酸性粒细胞。 7.肿瘤 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约0.5%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正常参考值】百分值:0.005~0.05或(0.5%-5%)绝对值:0.05~0.31×09/L【异常结果分析】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和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等。2.寄生虫病尤其是...
...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 1965年,伊势、太藤首先报道本病,怀疑它是角层下脓疱病的毛囊型。1970年,太藤提出新的命名,称之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到1981年,日本已报道50例。...
...嗜酸性筋膜炎是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属痹症范畴,有皮痹(局限性硬皮病)、风痹(系统性硬皮病)之分。 皮痹为邪犯皮肤,症见局部皮肤肿胀、硬化、萎缩,以致皱纹消失、排汗障碍、色素沉着或脱失,可有痒痛感,患处感觉减退。 风痹是邪犯皮肤又损...
...复发。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预后一般较好。...
...孤立的骨病变多见于颅骨,依次为骨盆、脊柱、肋骨和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也可以是多灶性的。颅骨的额骨和顶骨是常见的病变区,当眶骨受累时外颞上眶缘是最普遍的部位,偶尔眶骨和颅骨广泛受累。病变区肿胀,有压痛或疼痛,骨肿胀,骨右眼眶颞上方肿块状新...
...每日30~60mg,连服1~3个月。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关节、肌肉酸痛有辅助作用。其他亦可酌情采用秋水仙碱(1~1.5mg/天)、青霉胺(0.25~1.0g/天)或中药积雪甙等。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
...,十二指肠吸引术对排除特殊寄生虫(如类圆线属)的病因是必要的。 血清维生素B12增高和/或白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可能提示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基础疾病。骨髓涂片,活检与细胞遗传学可能有助于诊断,特别在外周血出现未成熟细胞时尤为如此。...
...西医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病灶内注射入缓慢吸收的泼尼松制剂,包括已确诊、局部复发或继发病灶,注射疗法均有效。通常只需注射1~3次,每次125~250mg,6~12个月内病变停止发展,然后完成病灶修复。当放射线诊断有疑问时,...
...西医治疗 重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对于丝虫感染,可采用乙胺嗪(海群生);其他寄生虫幼虫移行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采用阿苯达唑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