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炎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取刺络留罐法,先用三棱针在中脘,梁门穴进行点刺,然后用贴棉法,即用约1厘米见方的棉花,浸沾少量酒精,在罐内壁中段绕一圈(但棉球浸沾酒精不宜太多,以免流至罐口引火燃烧,烧伤皮肤),将罐吸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0...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82.html

拔罐可疗疾 选择有宜忌_【中医宝典】

...,而实际上附近穴位也要辨证地再一到两个,甚至更多。但是,并不是说得越多效果越好,关键是的地方要正确,不能乱拔罐时间越长并非效果越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科主任戴奇斌介绍说,在门诊给患者拔火罐时,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037.html

拔火罐应该注意什么?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33.html

拔罐治疗骨质疏松症_【中医宝典】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民间疗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拔罐疗法对于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疼痛症状有较好的作用。 腰背疼痛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61.html

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_【中医宝典】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87.html

拔罐禁忌及注意事项_【中医宝典】

...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81.html

拔罐法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拔罐,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6-3.html

各种拔罐法的运用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病例。4、留罐:拔罐,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5、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htm

常用罐具及其特点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多用于火力排气法,特别适用于走罐法及针刺拔罐法。其优点是造型美观、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从而掌握拔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缺点是导热快,易烫伤,容易破损。 (5)橡胶罐:用具有良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52.html

走罐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 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0.html

共找到258,9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