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针即针刺入穴位并在出现针感后,将针放置穴内不动,并使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针的方法。 【留针】 针刺手法之一。即针刺入穴位并在出现针感后,将针放置穴内不动,并使病人保持一定体位,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针的方法。留针时时间的长短...
...,内装有发热原件。由于发热原件安装的位置不同,针体发热部位也不相同,可以使针尖发热,也可使针体某段发热或整个针体发热。针体温度可调节在5~500℃。 电热针操作方法 选好穴位或刺激部位,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再慢慢稍加捻转推针直达应有的...
...汪绍达先生曰∶穴法歌传世已数百年,并未帮助何用,但云相应而已。昔尝举以问老友濮云根据,据转述其师陆九芝先生云∶此针灸家一大秘密也。凡救晕针及拔针不出种种危险,皆于此相应诸穴下针,但从未有注明何穴救晕针,何穴救吸针,致后人无从措手。然果能...
...约有下列四项:1、治风寒筋急挛引痹痛,即所谓急抽筋。2、治瘫痪不仁。3、治症块、结积(腹中结块)。4、治痈疽发背,有脓无头。前两项,按穴刺,拔针要快。拔针后,急用指头按穴孔,否则痛甚。第三项,针刺入,可转动,拔针要慢。第四项,要让脓流出来,...
...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二两(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五两,香附一斤,甘草一两。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午后饭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丹溪心法》大温中丸)②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
...也。惟要症候明而部分当,始可施治,先伐标而后治本,则气血宁,而精膏无耗涩枯伤之患轮廓无误失损害之过。如钩先须认定何处皮肉,筋脉浮浅,可钩不可钩,酌量治之,即手力,亦随病之轻重行之。如针,必须内障,即症候可针,必俟年月已足,血气已定者,方可针...
...枚、银针6枚。四根金针完好,制作精致,针长在6.5~6.9cm,直径0.12~0.18cm,均比现在常用的医针粗。针柄略呈方形,约在其上中1/3交界处有一圆形孔,针体细长呈圆形,以针尖的形制来判断,可分为3种:三棱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
...针尾上装裹的艾绒,一定要装好,以免燃烧时艾团和火星落下,造成烧伤。 2.如用银针治疗,装裹的艾团宜小,因银针导热作用强。 3.点燃艾绒时,应先从下端点燃,这样可使热力直接向下辐射和传导,增强治疗效果。 4.如有艾火落下,可随即将艾火吹向地下...
...缇针为古代“九针”之一,是通过对沿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因其以推压为主,故又称“推针”。《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即指缇针可疏导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 【操作方法】 一、针具 缇针长约3~...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辨其虚实.五脏之气已绝内外者.针之即死.邪正俱虚.其脉小.不可用针而应调以甘药.均详于上.其有邪正俱实.当用纯泻法、如邪实正虚.当先泻而后补之.补泻反.则病益笃.男内女外.男外女内.亦详于前.其补泻有太过不及者.亦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