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利蛔虫及蛔厥狐惑疳蚀走马疳赤白口疮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为走马疳疮,是由热在阳明也,宜内用黄连解毒汤,外敷马鸣散。若至唇肿而浮,穿鼻破颊,溃喉腐肉,饮食不下者,不治。凡口唇生疮而赤者,名曰赤口疮,热在心脾二经也。白者,名曰白口疮,又名鹅口疮,热在心肺二经也。并用洗心散服之。大便秘者,并用四顺...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736.htm

口疮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大人小儿口疮唇紧,用酸浆水洗去白痂,临困点绿袍散。如或不愈,贴赴筵散。又不愈,贴铅白霜散则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10-43.html

伤寒口疮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热毒在脏,心脾烦壅,表里俱热,热不已,毒瓦斯熏于上焦,故令口舌干燥生疮也。(出第七卷中)深师疗伤寒热病口疮,黄柏蜜方。黄柏(削去上皮取里好处薄斜削)上一味以崖蜜半斤极消者,以渍柏一宿,唯欲令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9-11.html

竹叶酒(三)——(口疮)_【中医宝典】

...口疮是指口颊或唇舌边发生白色溃烂小泡、红肿疼痛,即口腔内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小的溃烂点,亦称“口破”、“口糜”。小儿口疮多由疳积所致,故又称“口疳”。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或虚火上炎所致。以下介绍两种治疗本病的药酒。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471.html

口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口角生疮且久而不愈者。《疡医大全》卷十四:“剪口疮又名夹口疮。脾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该病多因脾经有热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可选用清胃散、凉膈散等加减。参见口吻疮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99.htm

复发性口疮_《口腔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复发性和自限性,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有些妇女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某些维生素和...

http://qihuangzhishu.com/987/50.htm

口疮的基础常识_五官口腔科口腔溃疡_【中医宝典】

...口疮、就是口内生疮,也叫口腔溃疡,边缘色红,中心是黄绿色的溃烂点,疼痛剧烈,流口水,常伴、口干、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轻的口疮只溃烂一二处,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引起发烧和全身不适。 认为口腔溃疡病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11693.html

口疮食疗方 精选_中医食疗外科食疗_【中医宝典】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或绿豆大的溃点,又名口疳,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二类。虚证常易复发,故又称复发性口疮。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 实症 [临床表现] 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有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溃疡点,呈圆型或椭圆型,周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140.html

口疮新招儿_五官口腔科口腔溃疡_【中医宝典】

...口疮,又叫口腔溃疡,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和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可影响进食、说话和睡眠,常伴有、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 长了口疮,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 浓茶漱口茶叶具有收敛...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11720.html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_儿科方剂_【中医宝典】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心脾积热。 〖 治 法 〗 清泄心脾积热。 〖 方 名 〗 清热泄脾散。 〖 组 成 〗 黄连6克,山栀9克,黄芩6克,石膏12克,生地12克,茯苓10克,灯芯草3克。 〖 用 法 〗 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686.html

共找到76,0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