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黄色瘤有时也可见到,但肌腱黄色瘤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更为多见。 3.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早发性或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见于1/3~1/2的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在下肢周围血管与发生在冠状动脉一样常见。这种情况与家族性高...
...引起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有:1,吸入氧分压过低.2,肺泡通气不足.3,弥散功能障碍.4,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5,右向左分流。 (1) 吸入气体氧分压过低:因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大气性缺氧( atmospheric ...
...(一)发病原因 乳糜微粒和VLDLS增加所致的高脂蛋白血症,是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和Ⅳ型的结合型。 (二)发病机制 肝脏内源性甘油三酯合成增加,也有外源性乳糜微粒血症。一些病人脂蛋白酶水平降低。...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因肠内胰酶活性降低,胆盐减少及小肠壁病损等原因,造成肠道吸收障碍。下消化道的消化液中镁的浓度较高,因此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服泻剂都可致低镁血症。 低镁血症时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并加重洋地黄中毒,此与缺镁引起...
...(一)发病原因 经典型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发生于半乳糖代谢的第2步,即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缺乏,导致其前体1-磷酸-半乳糖堆积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肝、肾、晶体及脑组织是主要受累器官。 (二)发病机制 ...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丙酰氨基辅酶A羧化酶遗传性缺陷或生物素辅酶代谢障碍,导致丙酸不能转化为D-甲基丙二酸而在血中蓄积所致。 (二)发病机制 本症为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异常。患者虽有显着高甘氨酸血症,但甘氨酸生成和...
...α2-巨球蛋白是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在肝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其具有酶抑制剂的作用,能调节细胞外蛋白水解,还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发育。测定血液中α2-巨球蛋白对诊断肝、肾疾病有一定的意义。 1.升高:见于肝病如急慢性肝炎...
...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症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临床上常有多部位黄色瘤和早发...
...诊断 对于溢乳和性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应想到高PRL血症的可能,通过测定血PRL可明确诊断。正常男性血PRL一般不超过0.68nmol/L(15ng/ml),女性一般在0.23~0.91nmol/L(5~20ng/ml)。由于PRL呈脉冲性...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但一些现象使人高度怀疑本病与传染有关。 1.本病有季节性。 2.流行性。 3.外来旅行者也可以得病。 4.同居一处者发病率高。 5.广谱抗生素治疗有效。 但粪便及小肠内容物培养尚未发现病原细菌,光学显微镜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