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医药报讯 由欧洲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08)上公布。该指南制订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促进其临床实践。 原醛症是一组醛固酮分泌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但不受钠负荷...
...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均来自血小板的α颗粒,是血小板特异蛋白质。血浆中两者的浓度的高低取决于血小板合成和释放量,也与肾脏的排泄和体内的清除率有关。 (1)升高: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管性假血友病、脑梗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小儿热带肺嗜酸细胞增多,小儿热带嗜曙红细胞增多症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eosinophilia)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一些热带病,主要是寄生虫病和寄生虫感染有关,是肺嗜酸性...
...16.4±9.8μg/L。 (1)升高: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管性假血友病、脑梗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升高)、DIC、深部静脉血栓栓塞、糖尿病、癫痫、偏头痛、口服避孕药。 (2)降低: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
...两者主要鉴别是病史和骨髓活检,骨髓纤维化骨髓病理示纤维组织明显增多,而PV主要表现为髓外造血现象,只有晚期才合并骨髓纤维化,且病变范围小,程度较轻。...
...如脑出血或脑内血栓形成等。 2.眼底改变 (1)视盘改变:可有视盘边界模糊、充血,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致生理凹陷模糊。有时可有视盘水肿,可高达2~3个屈光度。本病产生视盘水肿者,原发性占3.2%,继发性者占11.6%。产生视盘水肿的原因可能是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 种类型。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增多,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又称...
...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为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系统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简称“真红”。中老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粘膜呈红紫色,尤以颈、颊、唇、耳、鼻、四肢远端为甚,眼结合膜充血,呈醉酒面容。其他还有头痛、头胀、眩晕耳鸣、神疲乏力、...
...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出现幼粒细胞;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亦明显增多,可达100×109/L以上,成熟中性粒细胞约为90%;巨幼细胞贫血或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以及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9....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