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名称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二)具体名称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44/55.htm

流注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流注原有证数般,湿痰瘀风汗后寒,发无定处连肿漫,溃近骨节治难痊,此证本由脾胃弱,留结肌肉骨筋间。【注】此证名虽无殊,其原各异。盖人之血气,每日周身流行,自无停息,或因湿痰,或因瘀血,或因风湿,或因伤寒汗后余毒,或因欲后受寒,积留于...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857.htm

中医治疗昼夜不止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白垩丸 备急五嗽圆 赴筵散 干姜丸 狗头骨丸 狗头骨圆 黄柏汤 黄芩丸 桔梗散 麻黄汤 没食子丸 没食子圆 养中汤 方剂主治:昼夜不止 赴筵散 狗头骨丸 寒降汤 苦酒汤 没食子丸 内托生肌散 人参紫菀汤 升陷汤 养中汤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zhouyebuzhi.html

十二经流注时序_《类经图翼》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此出子午流注等书,及张世贤等注释。其以十二时分发十二经,似乎近理;然而经之长短,穴之多寡,大相悬绝,又安能按时分发?且失五十周于身之义,今亦录之以俟辨正。...

http://qihuangzhishu.com/641/66.htm

昼夜阴晴相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讲春夏秋冬之异.须知昼夜阴晴之殊.盖人在气交之中.与气候之相应也.犹影之随身.犹水之鉴形.夫是故昼为阳.卫气日行于阳.夜为阴.卫气夜行于阴.天温日阳.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血气营卫之相应如此.则色之相应可征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15.html

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01.htm

纳支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43.htm

十四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四经发挥》;“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28.htm

《脉诀汇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多少 经络周流解 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 经络次序 十二经脉起止 周身经络部位 十二经流注时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

http://qihuangzhishu.com/690/index.htm

《脉诀汇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血多少 经络周流解 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 经络次序 十二经脉起止 周身经络部位 十二经流注时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huibian/index.html

共找到40,9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