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种清刻本。本书的前十三卷《略十三》作为单行本并存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5.htm

《知必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论13。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70.htm

《知必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902年。本书收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论13。皆属李氏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之总结。颇具一得之见。如分析《景岳全书》,即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并非景岳之过及是后人学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62.htm

弁首_《古今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国良相,故小大不同,而疲癃可起,夭死可苏,亦菀乎张、韩二公之用心。余不佞言之无文,聊述成书之概于端,其订讹正误,尚有俟于后之君子。时万历己丑仲冬之吉金溪后学龚廷贤书于恒我斋。...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jian/613-5-0.html

题讲解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读太阳我们首先要看这个题,就像读书首先要读书名一样。这个习惯大家应该养成,特别是一些需要精读的书,那是一个字也不能放过。读经典必须弄清三义,即字义、句义、总义。三义清楚了,没有读不懂的经典。我们首先从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题:“辨太阳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9.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一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质疑录》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论四十五,专就金、元诸家论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二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三十八。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即便是对《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类比”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章季》着《经脉要录》一卷,已佚。《张仲景五脏论》书名。见《崇文总目》。一卷,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2.html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的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的一部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论41,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中医词典拼音J:第七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字上陶,号沙南。祖籍云间(今上海松江),后迁居浙江嘉善。精医术。族有贫乏者,时予周济。每天启户,病者鳞集,依入门先后为切脉诊治之序,多应手而愈。撰有《素灵广注》、《汤头歌括》、《按日抄》,分授弟子。弟子俞震继其术,名过其师。金孔贤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2-7.html

彝族气血与经络理论_民族中医彝_【中医宝典】

...彝认为,人以气血为生命的根本,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气生于:“大肠与小肠间,脐底之上。”只有气血在人体内运行通畅,环流不息,贯通三焦,生命活动才能得以延续。 彝将气分为清气和浊气两类,认为清气和浊气在人体内有着各自的循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93.html

共找到110,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