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解剖实例_医药_【中医宝典】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解剖而视”的记载。而且,我国史籍中最早对人体病理解剖的实际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 通常以为,欧洲医学界最早对人体进行病理解剖。16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医学界仍沿袭被医学史上称为“猴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2.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经朝鲜崔汉绮介绍到朝鲜去,在朝鲜起到了西医启蒙作用。 二、中日医药交流 清朝与日本医药市舶往还,大体与明时相似,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以内部诸学派的兴起和自创一说为主,可称之为中日医药交流的理论独创期。 1、汉方医学诸学派 明代中晚期在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2.html

读“苗医秘藏”话苗族医药_【中医宝典】

...站得住脚的。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的苗医史,还没有突破欧氏考证的苗族医药历史。因为苗医史是苗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受地域限止的,医药是民族共同创造的。其区别只有临床应用经验分,而无医史别。这里郑重建议并期盼,欧志安先生在有生之年,继续深入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806.html

傣族医药简史_【中医宝典】

...阿的平”的历史。在这个历史的变革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傣医药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 傣医药人员与其他民族的科研人员密切合作,把散在民间或流落国外的部分傣医药手稿本收集起来,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方法加以整理研究,翻译成汉文,用傣汉两种文字编辑出版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12.html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意见_【中医宝典】

...医药长期扎根于民间,中医民族医药人员历来具有良好的医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传统的优良医德,并赋予新的时代要求,使发扬光大。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中医民族医药工作者,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5.html

傣族医药概述_民族中医傣医_【中医宝典】

...土“四塔”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四者不平衡人则生病。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方面也是根据四塔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伍其它药物以整调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4.html

两宋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医生本土经验综成作,为中日医药交流一伟大结晶。三、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两宋时期,东南亚许多国家仍保持着与中国进行医药交流的传统。交趾国(越南北部)输入中国的药物有犀角、玳瑁、乳香、沉香、龙脑、檀香、胡椒等。占城(越南南部)也有豆蔻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5.htm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中医宝典】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45.html

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载_医药_【中医宝典】

...据《普书·魏咏之传》八十五卷记载:“魏咏之,生而缺唇,年十八……医曰:可割而补,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 免唇,又名兔缺,缺唇,是一种多基因伤遗传性畸形。据《普书·魏咏之传》八十五卷记载:“魏咏之,生而缺唇,年十八……医曰:可割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6.html

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药的关系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四,艮其身,无咎。”是说要注意保护胸腹部,因为这是人体重要脏器所在,保护得好才不会有病。三、白巫术中的医药活动白巫术从主观上是想在神秘的环境中预占到未来的情况,或采取有效的方式治愈病魔,给人以健康。卜筮巫术是商周时最常用于诊疗活动的巫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8-6.html

共找到439,6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