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印(Yìn)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友于郑,建立郑国,为伯爵。至郑穆公有儿子姬睔(Gǔn音滚),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郑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孙,...
...尔写的《甘露之泉》等书中阐述了“切脉、检尿、问诊、凭经验诊察,舍取诊察”等五种诊察法,19世纪,蒙医学家罗布桑却配勒编著的《蒙医药选编》是一部以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为主,包括基础理论、药物、术疗等内容的综合性医著。20世纪,蒙医学家吉格木德丹...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瞳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诗,炉熏一炷试观之。” ——语出元代邹铉增续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而成的《寿亲...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
...第一次听说瑶医是在中央统战部抗“非典”模范表彰会上,当时觉得瑶医非常神奇。这次参加首届瑶医药学术研讨会暨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建院18周年大会,特别是在会后举行的联欢会上见到了大病初愈的患者娄?[,才对瑶医药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娄?[站上讲台...
...医学院设有尼医专业,每年招生15人。 尼泊尔有野生和人工种植草药700多种,每年采集约2500吨,90%出口到印度、日本和德国。 尼泊尔国营尼医药厂一家,还有26家私营小厂,生产100多种传统医药,为尼医院和诊所提供常用药。 与尼医形成反差的是...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桂发[1995]29号)中明确要求:“推进传统医药,壮、瑶、苗等民族医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中草药资源的开展和持续利用,发展广西民族医药”。发展壮医药等民族医药被列入了自治区发展总体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 成立一批壮医药医、教、研及...
...则何以医药.为哉彼浮屠者悉庸妄人也.目不识医经.口不辨药性.指不察脉候.人之虚实.病之新久.一切置之不问.而惟毒药攻击之.其杀人盖亦多矣.予咎汝中之不善.择医而致速死特书此以为世轻服药者之戒....
...研究会 , 召开了全区性的学术交流会。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研究所 , 对壮医药线点灸等疗法进行了全面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 并取得重大进展。1985 年成立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 该所设立了壮医研究室和医史文献室 , 对壮医历史和基础理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