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一、中央的医药机构(一)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2.html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这些实践经验的直接总结是极其珍贵的。元代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县)医学教授胡仕可选出若干常用药物按韵语编类歌括,元贞元年(1295)成《本草歌括》8卷,每附七言歌括一首,简述药物功能主治。二、方剂学药物学类似,辽夏金元时期的方剂学也明显萎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5.html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医宝典】

...活动的,他们能够把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起来,传递给后代,与动物单纯求生的本能有着质的差别。动物的本能永远不能使其卫生反射成长为医学。生产劳动及广泛的生活实践,深化着人们的认识,也深化着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使人们不但更深入地认识疾病,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49.html

某暑热泄泻症治验_《一得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定海西门外某.从沪上来.感受暑邪.热毒蕴结.身热如炽.大渴引饮.脉象洪数实大.舌苔黄浓浊腻.泄泻日百余次.粒米不进.症已垂危.就诊于余.余谓暑热毒邪.结于阳明.幸而大泻.邪有出路.不然肠腐胃烂.早已死矣.症虽危而无妨.但不可用止截之.乃...

http://qihuangzhishu.com/829/43.htm

实根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核仁。图经文具黄条下。《千金翼方》实根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谷,采无时。《医学入门》实根味辛、温,无毒。主寒湿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子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 目录 《...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yaoshigen.html

,龙潜于水_【中医宝典】

...草药的进出口成交量达数百万吨,这其中大部分就是壮药材;隆林、贵港、忻城、靖西等地每年均开办规模较大的药市,主要还是以壮交易为主;壮医学获得国家认定,壮质量标准日趋完善;不少依照壮医验方而生产的药品已经成为全国名牌产品,诸如百年乐、正骨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94.html

北海_【中医宝典】

...北海,男,(1931-),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 1958年参加首批西学中学习班1960年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市中医医院内科工作,先后担任肝病研究组组长,综合研究组组长、科副主任。1976年至今担任北京市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87.html

误不即死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其病本轻,适欲自愈。或偶有一二对症之药,亦奏小效。皆属误治。其得免于杀人之名者,何也?盖杀人之,必大毒,如砒鸠之类,或大热大寒,峻厉之品。又适与病相反,服后立见其。若寻常之品,不过不能愈病,或反增他病耳,不即死也,久而病气自退,正气自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60/41.htm

医学整理发掘的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中国壮医内科学》、《中国壮药学》等著作,初步梳理了壮医学的理论构架,发掘总结了大量民间医疗经验,整理、研究了500种常用壮。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的专家们20年来锲而不舍,收罗宏富,因耕耘而收获,积涓涓而奔腾,精心求真,成效卓著。与此同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肌肉给法 细数中医特殊给法⑩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肌肉给法是通过针对性的局部肌肉直接给的方法。如《金匮要略》中“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合治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王不留行散具有很强的清热活血、化瘀消肿功效,大疮可内服,小疮可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522.html

共找到242,8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