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生殖及生态等特点)、繁殖生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予防,以期达到如何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后者,是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实验动物...

http://qihuangzhishu.com/954/3.htm

研究范围和发展意义_《实验动物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实验动物如何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去,为生命科学和国民经济服务。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现在已发展成为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yandongwukexue/954-3-1.html

实验动物的应用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第十九条 应用实验动物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相应的合格实验动物。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把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者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第二十条 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

http://qihuangzhishu.com/954/403.htm

医药结合保护濒危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包括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在内的事管理;以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在确保疗效标准的前提下,适时、适当地调整某些中医临床用药的方案习惯。 根据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的需求,有规划、有导向、有组织地开展新药开发研究。在规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25.html

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在中国研究中的应用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国内早在1960年邝氏等就指出皮质素型动物(即醋酸氢化考的松模型、氨考模型或“阳虚”模型)一系列病态阳虚临床特征基本符合。1963年邝氏等又观察发现,助阳能减轻或纠正过量皮质素引起的动物耗竭现象,并对助阳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助阳...

http://qihuangzhishu.com/954/268.htm

进行微循环动物实验的几个原则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动物的麻醉远在1944年曾有人在微循环的研究中发现:给小动物进行戊巴■[此处缺少一些内容]■有些实验动物不需麻醉,可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进行,如兔眼球结膜微循环的检查方法等。(二)恒温灌流原则上,动物器官或组织的灌流液应是该器官或组织...

http://qihuangzhishu.com/954/247.htm

濒危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应落到实处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已达1400多种,被列入我国珍惜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有16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药用动物有162种。我国传统中药自古以来都是用野生动植物为制作材料,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日趋匮乏,使得很多传统的中药产品因原料无处可觅而停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01.html

老年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血液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过氧化脂质(LPO)分解。(二)抗衰老药物研究近年来国内外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由于化学的广泛使用及其毒性作用,世界研究方向已瞩目于植物药,祖国医学积累了很多抗老延年的宝贵经验,已引起国内外的极大...

http://qihuangzhishu.com/954/264.htm

国内近期动物疾病模型文献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同醣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5(4):74,1984。23.杜如竹:几种“证”型的动物病理模型的研制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概述,中医药研究参考资料(3):1,1983。24.夏宗勤等:四种虚证模型的建立及其环核苷...

http://qihuangzhishu.com/954/208.htm

动物保持距离_【中医宝典】

...近几个月来,无论是来自云南、山东、北京等地的狂犬病疫情,还是来自北京等地因为吃福寿螺而发生多人感染管圆线虫病的事件,都反复向世人发出警示——  多数病原体来自动物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眷恋自然,希望动物亲密接触或在饮食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101.html

共找到523,0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