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头痛经久不愈。《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厚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多属气血阴阳内伤,或内挟痰涎风火,郁遏头部经络,气血壅滞所致。如头风、偏头风、气虚头痛、血虚头痛、郁热头痛、痰厥头痛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39.htm

情志内伤_情志内伤的原因、情志内伤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情志内伤也可以称作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属精神致病因素,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七情本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耐受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阴阳气血...

http://jb39.com/zhengzhuang/QingZhiNeiShang343078.htm

经前头痛辨证治疗_妇科月经疾病_【中医宝典】

...经前头痛为妇女常见病症之一,属近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临床表现为经来前3~7天头痛发作,经来或行经后缓解或消失。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分型论治如下。 肝郁气滞型经前头痛多呈紧束或跳动感,随情志变化波动,伴胸胁胀闷、...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8681.html

内伤_《周慎斋遗书》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至足者难治,或五、六帖后遍身疼痛者亦难治。内伤发热、头痛六日后,或泄泻、自汗至颈而还,亦不可治,又最可畏者,身痛、硬胀。内伤身无大热,头不甚痛,胸膈饱闷,大便不通,庸医下之而仍闭,闭而又下,下而不愈,阴已将亡。或遍身疼痛不能转动而腹胀,内中...

http://qihuangzhishu.com/694/56.htm

劳倦内伤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最易感邪,而病为发热头痛,脉紧恶寒,类伤寒等证,此内伤外感兼而有之,是即所谓劳力感寒证也。若以此为真伤寒,则既由劳伤,已因不足,是伤寒正治之法不可用也。若以此为非伤寒,则甚至发斑发狂,结胸谵语等证无不有之,而不曰伤寒,则人不服也。观东垣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22-2.html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证候特征 三焦辨证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病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上焦温热 即温邪侵犯上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2.html

李国衡_三、体表外伤与气血脏腑等内伤密切相关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正体类要》序:“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肢体外伤后气血必乱,筋骨皮肉脉的损伤则内动于脏腑 。外伤要反映于内,内伤要反映于外,因此在辨证上一定要有内外整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guoheng/600-3-3.html

内伤_《寿世保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伤则邪气有余。发言壮厉。且先轻而后重。内伤则元气不足。出言懒怯。且先重而后轻。外伤手背热而手心不热。内伤则手心热而手背不热。外伤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里方罢。内伤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若显内症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若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baoyuan/572-6-11.html

咳嗽须辨证后对症下药_【中医宝典】

...疗效各异,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祛。 风寒咳嗽 多发于冬春季,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治宜散寒宣肺,可选用半夏露、杏苏止咳糖浆、通宣理肺丸等;食疗可选紫苏叶姜糖茶。 风热咳嗽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45.html

六经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六经辨证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 【六经辨证】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2.html

共找到61,3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