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作息清明时节顺时养生_春季养生_【中医宝典】

...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含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而大地明,此时养生保健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韩翃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196.html

夏季养生莫过度贪凉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时期。夏季温度高毛孔舒张,身体需要散发这种阳气,但是,如果过度贪图凉爽,出汗后马上喝凉水,吹冷空调,洗冷水澡,不能顺应这种阳气上扬之势,等于不顺应环境,把阳气闭锁在身体内,到日后尤其是秋季容易出现口生疮,出痘痘的情况。 养生讲求顺应气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76.html

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63.html

养心先于养身_【中医宝典】

...参与某些熟面孔较多的场合,因为那几张熟面孔我实在不愿看见,我想,那几张熟面孔也不愿意看见我。但是狭路相逢,偏偏在某一个场合遇到,我回来后足足有几天不愉快,自此立誓此类场合永远不去,去了会使我心灵不宁,精神受挫,受挫则足以妨碍养心养心受损,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38.html

调神养生法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专一,排除杂念,不见异思迁,想入非非,而是要思想安定,专心致志地从事各项工作、学习。(一)调养心神是养生之本调神摄生,首在静养。这种思想源于老庄道家学说,后世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有所补充和发展。养生家认为静养之要在于养心,道、儒、佛、医都有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4.htm

中医的养生之道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强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由于“心主神明”,故调神即养心。 心胸豁达少动怒 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调节七情要逐步做到心胸豁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才能保持...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68.html

春来养生注意啥_【中医宝典】

...也是一种养心的方法,按照这种思路去做事儿了,我们的心境一定是舒畅的:赏赐别人,不罚;保护生命,不杀。这种愉悦的状态,可令肝气舒畅,也是养生的最佳状态。所以,古人虽没有直接说养心,但用了一些行为方式来说明。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378.html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_【中医宝典】

...二、养心在静,重在心神俱安 明朝万全《养生四要》中云:“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清代《老老恒言》则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这些精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65.html

协调脏腑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和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5-1.html

养心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活人心统》养心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人心统》:养心丹【处方】远志(去心)21克 当归 熟地 阿胶(炒)柏子仁 酸枣仁 黄耆 茯神 龙齿 茯苓 紫石英各30克 丹砂15克(为衣)【制法】上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

http://zhongyaofangji.com/y/yangxindan.html

共找到21,0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