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魁山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擅长应用传统针法治疗急症、重症、难症,形成了一套具有特殊治疗作用针刺方法,如“穿胛热”、“温通法”、“过眼热”、“关闭法”等,对传统针法进行了独创性发展。他努力探索针灸配穴和针法应用规律,十分注重总结疑难杂症治疗经验,在传统针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engkuishan/index.html

毫针进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方法,是毫针刺法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2.html

针法-_【中医宝典】

...火针法 - 【概述】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 【器具药物】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35.html

针灸作用_【中医宝典】

...痊愈方面转化。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38.html

关于解释_关于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范围或事物,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 about;concerning;in the matter of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一带发现文物得到说明。——翦伯赞《内蒙访古》 ——介绍事物涉及范围或...

http://hanwen360.com/c/82113.html

急症针灸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效。上述两法均见于《针灸资生经》。 总的说来,宋代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并倡,但灸法仍为主导,并在理论和临床等方面都有发展。针治急症开始再次得到重视,虽进展不大,然而为金元时代突破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金元 创新突破 金元时期无论在急症针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中医学是如何论述肝脏生理病理?_肝病认识肝脏_【中医宝典】

...主疏泄、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这时指作用不仅包括解剖形态学上肝,还包括了肝广义上功能,如把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目珠和上窜等症状统称为“肝风内动”,则与神经系统症状密切相关。 从中医学对肝生理和病理论述可以看到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537.html

激素作用机制_《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激素作为信息物质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后,如何把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并经过怎样错综复杂反应过程,最终产生细胞生物效应机制,一直是内分泌学基础理论研究重要领域。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关于激素作用机制研究,获得了迅速进展,...

http://qihuangzhishu.com/950/507.htm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2)_【中医宝典】

...2.3脾五味补泻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高士宗云:“苦为火味,故能燥也。”[3] 但若单言苦为火味,便以水火相克简单看待苦能燥湿,笔者觉得仍属牵强,我们试以临床实际用药验证之。祛湿药不外乎几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解表化湿、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9.html

疾徐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疾徐补泻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针为泻法。 【疾徐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即缓慢进针、疾速出针为补法,疾速进针、缓缓出针为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28.html

共找到852,0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