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简明医彀》卷四:加味地黄丸【处方】六味地黄丸加黄柏(制)4两,当归3两,白芍3两,知母(生)3两,麦冬3两,五味子2两。【功能主治】阴虚火动,手足心热,口干唇燥,夜卧不安,遗精白浊,咳嗽失血,痰涎壅盛,...
...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制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药理作用】1.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增强体力,提示有补益作用。此外,还能降低N-...
...【组成】土木香,诃子150g 碱花300g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或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涩、微咸。 【功能与主治】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g~3g,一日2~3次。...
...酒洗,微炒) 白茯苓(人乳制焙) 泽泻(淡盐酒拌炒,各三两)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四钱。按∶肾恶燥,脾恶湿,补阴药中多是湿药,只肾虚而脾胃壮实者宜。若脾肾两虚则不可也。惟此六味丸八味丸及八物肾气丸,专补肾虚,兼理脾胃,不湿不燥...
...基本消失,精力充沛。尿检各项均正常。嘱服六昧地黄丸善后。...
...明鉴诸。二妙地黄丸治湿热内郁而为便浊。取二妙散以配六味,故名之。熟地黄(八两,微火焙燥) 山茱萸(去核四两,酒拌炒) 牡丹皮(四两,焙) 白茯苓(三两,焙) 怀山药(四两,炒黄) 汉泽泻(三两,淡盐水拌,晒干,炒) 用黄柏(七钱) 熟附子(五...
...国语辞典 酸、苦、甘、辛、鹹、淡。 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餐憚悅之六味,服法喜之三德。」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序例.十劑引劉完素曰:「寒、熱、溫、涼四氣生於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成乎地。」...
...雀斑由水亏不能制火.火滞结而成斑也.宜六味地黄丸服之.用玉容散洗之.久久可愈.玉容散 洗黧黑斑雀斑粉刺.功能白面嫩肌.白芷 白术 白芨 白茯苓 白扁豆 白细辛 白僵蚕 白莲蕊 白牵牛 白蔹 白鸽冀 甘松团粉加白丁香 白附子 鹰条(等分) ...
...见于中医学腰痛、水肿、消渴、遗精、耳鸣、耳聋、头痛、眩晕、虚劳等病中,亦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急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结核病、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中。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系北宋名医钱乙之名方,始创于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