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核_《续名医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徐仲光治一儿痘,十朝外,早上龈溃烂,外颊红肿,外治用抑阳散同葱汁、酒浆捣敷,每日一换,不用纸封,内服紫花地丁、花粉、生地、丹皮、元参、山慈菇、贝母、翘、防、蒡、芎、桔、连、芩、归、芍。先以银花一两煎汁服之,颊肿口疳渐平。月余,忽发夜热,左...

http://zhongyibaodian.com/xumingyileian/345-31-40.html

寒凉药之大青叶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大青叶味苦,性大寒,属寒凉药范畴。大青叶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本品最常用于温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热神昏、咽喉肿痛、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出疹发斑、吐血衄血以及丹毒、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等。 大青叶可配合元参、生地、生石膏、知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272.html

痧疹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热透毒,不得止嗽。疹后咳嗽,但用贝母、花粉、甘草、麦冬、苦梗、元参、薄荷,以清余热、消痰壅则易愈,慎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多喘,喘者热邪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元参、薄荷各二钱。如天寒甚,痧毒为寒气郁于内...

http://qihuangzhishu.com/631/90.htm

治愈梅核气一例_《何世英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兼有血瘀。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处方:茺蔚子15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花粉10克 佩兰10克 麦冬10克 石斛10克 知母10克 元参10克 金果榄10克 锦灯笼10克 佛手花10克 炒麦芽10克 六剂【二诊】口苦有所减轻,食欲...

http://qihuangzhishu.com/1037/7.htm

用药例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知母、黄芩、柴胡、连翘、薄荷、麦冬、羚羊、款冬、菊花、牛蒡。肝经∶白芍、黄柏、胆草、款冬、青葙子、草决明、夏枯草、细辛、石斛、楮实。脾经∶石膏、元参、朴硝、浓朴、黄柏、茯苓、地肤子、广皮、前胡。肺经∶羚羊角、桑皮、桔梗、五味、人参、花粉、枳壳...

http://qihuangzhishu.com/592/259.htm

痧疹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热透毒,不得止嗽。疹后咳嗽,但用贝母、花粉、甘草、麦冬、苦梗、元参、薄荷,以清余热、消痰壅则易愈,慎勿用五味子等收敛之剂。多喘,喘者热邪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药,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两许,元参、薄荷各二钱。如天寒甚,痧毒为寒气郁于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12-4.html

治愈梅核气一例_《何世英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兼有血瘀。治法:养阴润燥,活血化瘀。处方:茺蔚子15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花粉10克 佩兰10克 麦冬10克 石斛10克 知母10克 元参10克 金果榄10克 锦灯笼10克 佛手花10克 炒麦芽10克 六剂【二诊】口苦有所减轻,食欲...

http://zhongyibaodian.com/heshiyingyian/1037-9-0.html

元参_《药性切用》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苦甘微寒,入肺肾二经。除烦止渴,解毒利咽,泻无根浮游之火。脾虚泄泻忌。亦有熟用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21/39.htm

元参_《本草害利》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害〕苦寒性滑,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疼,脾虚泄泻者,并不宜服。〔利〕苦咸寒,壮肾水以制心火,清肺金,善泻无根浮游之火,兼能明目滋阴,色黑味咸,肾家要药。〔修治〕三八月采根曝干,或蒸过晒干用。勿犯铜器,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http://qihuangzhishu.com/775/239.htm

元参_《玉楸药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甘,微苦,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肺金,生肾水,涤心胸之烦热,凉头目之郁蒸、瘰疬、斑疹、鼻疮、喉痹皆医。元参清金补水,凡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轻清飘洒,不寒中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300/64.htm

共找到2,7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