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后6个月测HBsAg阳性示接种失败,如15个月仍阳性示慢性携病毒者,如15个月时HBsAg阴性,抗HBs阳性示婴儿得到保护。国内学者对宫内HBV感染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经长期随访观察,发现虽然近期无效,但远期作用良好,大多数婴儿在...
...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
...普遍易感,但母体抗体和新生儿抗体呈正相关。抗体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水平在0、01iu/ml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抗体免于破伤风感染。国内有报导:我国育龄妇女具有保护水平者仅为38.22%,内地高于边远地区。而边远地区又存在着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潜在...
...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为明显、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因此,新生儿期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皮肤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水分丢失得很多,加上滑雪时形成的相对速度很大的冷风对皮肤的刺激和雪面上强烈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是构成皮肤伤害的主要原因。 为防止水分的散失和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可选用一些油性的有阻止水分散失功能的...
...产程延长、羊水浑浊发臭、新生儿皮肤破损、脐炎等都提示有造成新生儿败血征的可能性。 患败血征时可表现为精神食欲差,哭声弱,体温不稳定,可发烧,也可表现为体温不升。随着病情进展孩子开始不吃奶、不会哭、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爱睡觉。此外还常出现黄疸...
...占活产婴儿的0.1%和0。4%。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发病率却下降甚少,约有1 ̄5%。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脐部未愈合,皮肤粘膜薄嫩易破损感染。由于新生儿对炎症局限能力弱,感染容易扩散,所以易发展为败血症。早期表现为不吃奶...
...新生儿阶段是胎儿从母体内环境进入大自然外环境的第一个阶段,他就必须抵御外来病菌的侵袭,这个抵御的力量就称为人体的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对新生儿来讲,相对地比较薄弱。 机体抵抗外来有害细菌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
...检查新生儿有无青紫时必须正确区分周围性青紫和中心性青紫,口唇和口腔黏膜是反映有无真正青紫最可靠和最灵敏的部位明显的局部青紫在新生儿尚需与某些皮肤色素着色如胎生青记区别新生儿常可见普遍的皮肤花纹在寒冷环境下更明显,是因皮肤血管舒缩的自动调节...
...诊断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