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要控制和消灭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鉴于目前对...
...: 清朝时期。粤督对麻风患者集中在水陆隔绝的孤岛上一次性的供给后,断绝粮食、交通、让他们自然饿死,以期达到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但这不人道的做法,更引起世人对麻风病患者的恐惧和歧视,大大增加了对麻风病人的防治的难度。 民国时期。也有麻风病院,但...
...恐惧和歧视不应再继续下去,社会和家庭都应当关爱麻风病患者,让他们在爱的关怀之中尽早得到合理的医治,并早日走出疾病的阴影,回归到温暖的社会中。 近年麻风病日宣传主题 2000年:消灭麻风病———新世纪使命 2001年:麻风防治与康复———全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控制 新华网拉各斯4月8日专电(记者李文飞)世界卫生组织8日在此间发表一份报告宣布,为了更好控制麻疹,该组织决定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行动起来,确保到2005年,全球的麻疹死亡率降低一半以上...
...(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其流行。麻疹已被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工作组(itfde)列入全球性可能消灭的8种传染病之一。 一、...
...基本相同,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控制传染源: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早期隔离治疗麻风病人。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与有传染性的麻风病认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如不用未经消毒的传染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手帕、食具等。 3.靠人体的免疫力:少年儿童...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第三条 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是减少、控制及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步骤。有些传染病在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例如甲型肝炎等,能否早期发现全部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1956年初步统计,全国约有登记病人38-39万名(其中传染人占三分之一左右)。1957年对麻风病确定了"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方针,1981年又提出了"力争本世纪末在我国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要求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