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分水、中守。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
...九 育婴脉第十 竿珠脉第十一 庚金脉第十二 吏仓脉第十三 水曹脉第十四 督脉第十五 冲脉第十六 带脉第十七 任脉第十八 阴阳二维脉第十九 阴阳二蹻脉第二十 真气探癥瘕法 三、讨论 ...
...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
...任脉一十四穴行腹与胸,会阴始分曲骨从,中极关元石门可通,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兮中脘上脘,巨阙鸠尾兮中庭膻中,玉堂上紫宫华盖,璇玑上天突之尊,饮彼廉泉,承浆味融。...
...乎任.经之为病属乎冲.而经色之分.又当以红紫辨寒热.浓淡分虚实.鲜败分新久.六法合观.则红紫浓淡鲜败之变.皆可交推以解.而其寒热虚实新久之变.亦可错综而知.第色虽属望.而理不容观.其将因问而得欤.医为司命.尚其毋忽....
...十二经.正经也.又有八脉.名为奇经.兹不具论.而单论此四脉者.盖阳维阳 .两脉附于太阳经行.身之背.以太阳统治之矣.阴维阳 两脉.行身之前.附于太阴.以太阴统治之矣.惟此四脉.主治有别不能赅于十二经中故另详之西医画脉管.枝分派别.可谓详矣...
...此法只需将意念放于丹田处,不再关注呼气往下送。 能使任脉通畅,心肾相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以及内脏功能协调,故阳痿、月经不调、大小便异常等病症可有明显好转。 4.通督勿忘复勿助 (1)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上行时...
...配穴法之一。见《卫生宝鉴》。是专治中风偏枯的一种特殊配穴法。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二法,皆取十二经井穴。从阳引阴法,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依次取足少阴涌泉、手厥阴中冲、手少阳关冲、足少阳窍明、足厥阴大敦、手太阴少商、手阳明商阳、足...
...考正穴法天池(一名天会):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厥阴、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甲乙》针七分。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热病汗不出,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寒热痎疟,臂痛,目佴佴不明。天泉(一名天湿):曲腋下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