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气为病论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气为病,除伤寒遵仲景师外(孕妇伤寒,后人有六合汤法),当于前三焦篇中求之。斟酌轻重,或速去其邪,所谓无粮之师,贵在速战者是也。或兼护其虚,一面扶正,一面驱邪。大抵初起以速清为要,重证亦必用攻。余治黄氏温热,妊娠七月,胎已欲动,大实大...

http://qihuangzhishu.com/681/50.htm

产后诸疾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普济方》 红曲酒 [药物组成] 红曲 [功能主治] 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用法用量] 煮饮。 [制备方法] 红曲浸酒。 [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黑豆羌活酒——原名“黑豆酒” [药物组成] 黑豆一升 羌活一两 [功能主治] 祛风邪...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993.html

盆腔瘀血症的临床症状与诊断_【妇科宝典】

...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3习惯性便秘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妇女或绝育术后妇女,出现慢性盆腔疼痛时,盆腔瘀血症可能性较大。...

http://jb39.com/fk/18273.html

产后一十八证-胎产须知 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熟地黄 当归(酒洗) 肉桂(去粗皮) 赤芍药 干姜(炮)炙甘草 蒲黄(各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和童便调下。清魂散 产后血晕,不知人事。此药去瘀血,生新血。泽兰叶 荆芥穗(各四两) 川芎(二两) 人参(一两) 甘草(八钱)上为细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01-26.html

产后瘕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邑城西韩氏妇,年三十岁,得产后 瘕证。病因 生产时恶露所下甚少,未尝介意,迟至半年遂成 瘕。证候 初因恶露下少,弥月之后渐觉少腹胀满。因系农家,时当麦秋忙甚,未暇延医服药。又迟月余则胀而且疼,始服便方数次皆无效。后则疼处按之觉硬,始延医...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85.htm

瘀血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为病机学概念。所以侧重于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于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二)瘀血的形成 外感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以及各种内外伤等致病因素,作为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导致气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4.html

产后病方_产后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前7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血虚受寒所致的小腹冷痛拒按。 产后病...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935.html

产后病小论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产后病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失血过多,亡血伤津,虚阳浮散,或血虚火动,易致产后血晕、产后痉证、产后发热、产后大便难等;二是瘀血内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气机逆乱,可致产后血晕、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身痛、恶露不绝等;...

http://qihuangzhishu.com/81/91.htm

产后“三审”保母婴健康_孕产期保健_【中医宝典】

...产后,也叫产褥期。由于分娩时耗气伤血,故产妇身体较虚,抗病力弱,应注重休息调养身体,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以促进全身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为此,前人提出了“产后三审”的说法。 清张璐所撰《张氏医通》卷十中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nvxingbaojian/a1076.html

瘀血十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格阳气,逆而不降,故见以上诸证。是瘀血也,法当下之。下瘀血汤,见妇人“产后”。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血已郁矣,而不亡于吐衄,则血瘀于上,不亡于溲便,则血瘀于下。瘀而不去,较之外亡者更重,不得不下也。凡惊悸、吐衄、瘀血,往往相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05.htm

共找到760,8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