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相胜之邪_《幼科折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肾气怯也。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泻肾,轻者肾病退,重者悸动当搐也。脾病见四时,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面目赤黄,五脏相反,当随症治之。一肺病又见肝症,切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烦闷者,难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zhezhong/755-11-32.html

《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 卷第十八(佚)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 卷第二十(佚)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index.html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气上天。寒凉是也。故曰。地以阳杀阴藏。此之谓也。到此之际。阴领着阳行。便是阴血先行。阳气后行。故曰。寒胜则浮。乃阴之盛气受于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此之谓也。以上天元真气。一昼夜五十度周于身。一刻行八丈...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5-21.html

异法方_《明医杂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愚按异法方云∶东南之域,下卑湿热,其人腠理疏通,汗液妄泄,阳气内虚,故食椒、姜辛热之物,以助其阳也;西北之域,高陵风寒,其人腠理致密,汗液内固,阳气充实,不宜食椒、姜辛热之物,反盖其阳也。东坡先生仕黄州,其民疫疠流行,先生以圣散子治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azhe/680-5-3.html

《幼科发挥》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万全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49 年 叙万氏幼科源流 序 卷之一 形气发微 原病 入门审候歌 观面部五脏形歌 观面部五色歌 三关脉纹变见歌 小儿正诀指南赋 胎疾 脐风 变蒸 变蒸兼证 幼疾 五脏诸证 肝经主病 肝经兼证 肝...

http://qihuangzhishu.com/754/index.htm

《幼科发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万全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49 年 叙万氏幼科源流 序 卷之一 形气发微 原病 入门审候歌 观面部五脏形歌 观面部五色歌 三关脉纹变见歌 小儿正诀指南赋 胎疾 脐风 变蒸 变蒸兼证 幼疾 五脏诸证 肝经主病 肝经兼证 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fahui/index.html

五脏藏_《中西汇通医经精义》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人之所以灵于物者.以其秉五行之秀也.夫此灵秀之气.非空无寄而已.实则藏于五脏之中.是为五脏之神.人死则其神.脱离五脏.人病则五脏之神不安.知五神之司.而后知五病之情状.心藏神.人所以有知觉.神主之也.神是何物.浑言之.则两精相搏谓之神...

http://qihuangzhishu.com/767/8.htm

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 【五】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如脾病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食麦、羊肉、杏、薤。肾病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食麻、犬肉、李、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35.html

为什么会生病?_《中医之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病的能力,而获得健康。中医学将生病的原因归类为三:(一)外因气候的变化,身体对气候风、暑、寒、湿、燥、火六气产生不能适应的病变,气候变化失调,起居失常,是为外感之病称外因。(二)内因心理、情绪的变化,身体因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6-2.html

辨内伤饮食用药宜所禁_《内外伤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之寒性、药之寒性,重泻其阳,阳去则皮肤筋骨肉血脉无所根据倚,便为虚损之证。言及此,令人寒心。夫辛辣气薄之药,无故不可乱服,非止牵牛而已。《至真要》云∶五味入胃,各先逐其喜攻。攻者,克伐泻也。辛味下咽,先攻泻肺之五气。气者,真气、元气...

http://qihuangzhishu.com/297/48.htm

共找到342,0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