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间,足太阳之厥阴俞,脉要精微: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心主与心同气,是以少腹有积,厥阴俞亦主之也。两髂髎季胁肋间,腰骨曰髂,两髂髎谓足少阳之居髎,季胁肋间谓足少阳之京门,并二穴,导引腹中热气下行而已。病在少腹,腹痛,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16-11.html

阴阳虚实寒热随而之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非此不可。但病有浅深,故圣人用分微甚耳。 义见针刺类五。 音翠。)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病不知所痛者,如痹所云,详本类后六十七。两跷者,阳跷脉出足太阳之申脉,阴跷脉出足少阴之照海。俱当取之,故曰为上。)身形有痛,候莫病,则缪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9-11.html

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法。』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①。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之②,足少阳之所过③。...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27.htm

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巨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 【巨】 古代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一侧疼痛,而对侧的脉象出现异常的(见《素问.调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32.html

《素问·》篇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此篇与下编《齐论》,全元起本原为一篇,王冰分而为二。统法之浅深,戒以过深致害,针家不可不知。黄帝问曰∶愿闻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716/11.htm

腹满数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按之立已”,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自“腹暴”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八《通评虚实篇》。又自篇首至“足厥阴”,见《甲乙经》卷。自“腹满大便不利”至末,见《甲乙经》卷第七。少腹满大,上走胃至心,泝泝...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03.htm

四时逆从篇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帝曰:善。五脏中心一曰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3-64.html

黄帝内经·素问·长译文

...精通针术的医家,在尚未诊脉之时,还需听取病人的自诉。病在头部,且头痛剧烈,可以用针刺治疗(在头部取穴),至骨部,病就能痊愈,但针刺深浅须恰当,不要损伤骨肉与皮肤,虽然皮肤为针刺入必经之路,仍应注意勿使其受损。 阳之法,是中间直刺一针,...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39.html

黄帝内经·素问·长译文

...精通针术的医家,在尚未诊脉之时,还需听取病人的自诉。病在头部,且头痛剧烈,可以用针刺治疗(在头部取穴),至骨部,病就能痊愈,但针刺深浅须恰当,不要损伤骨肉与皮肤,虽然皮肤为针刺入必经之路,仍应注意勿使其受损。 阳之法,是中间直刺一针,...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39.html

《仲景伤寒补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一 伤寒名例十问 叙五问 治法大要问 伤寒脉法及法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二十二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jingshanghanbuwanglun/index.html

共找到131,6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