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以青年男性为多见,Iwakuma(1973)报道21例慢性硬膜外血肿,男17例,女4例,年龄7~61岁,平均25岁。Pazzati(1980)复习30例病人,年龄10~72岁,其中30岁以下占65%,男26例,女4例。...
...治疗 对已经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CT显示血肿壁厚,有增强及钙化者,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内侧壁应从周边缓慢地剥离,仔细止血,血肿清除后硬膜悬吊,外置橡皮条引流,骨瓣完整保留。部分亚急性期血肿液化良好,可行穿刺血肿抽吸液化引流...
...1.对头部受伤的病人要提高警惕,不管伤重伤轻,都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一般作X线头部摄片、CT检查就可明确诊断。急性病情者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2. 本病病人如果处理得当,不伴发严重并发症,预后均较好。 预后 慢性硬膜外血肿的预后与诊断和...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t: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可有助于确诊。其他参阅硬脑膜外血肿的ct检查。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t:如发现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可有助于确诊...
...这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血肿本身,而是因脑疝形成后所引起的脑干继发性损害所致,因此,必须作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1)手术治疗: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
...临床表现上作出区别。少数不伴有脑挫裂伤的单纯性硬脑膜下血肿,其意识障碍过程可与硬脑膜外血肿相似,有中间清醒期,唯因其为桥静脉出血,中间清醒期可较长。 2.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1)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 (...
...脑组织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等因素形成的填塞效应,对出血点起压迫作用;随后若采取过度换气、强力脱水等措施,或因全身血压降低导致的颅内高压急剧降低,使原先的出血点失去填塞效应,造成硬膜的剥离,引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上,此类患儿常有病情的突然恶化,...
...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反而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颅骨骨折,需用颅骨x线摄片作鉴别。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该层组织疏松可蔓延至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骨膜下血肿的特点是局限于莱一颅骨范围之内,以骨缝为界,...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及头皮所致。一般较小的头皮血肿,无需特殊处理,经过1~2周左右多能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常需穿刺抽除同时局部压迫包扎,经一次或几次治疗可愈。穿刺治疗无效,血肿不消或继续增大时,可切开清除血肿并止血。对合并颅骨骨折的骨膜下...
...采用CT扫描,也可能与等密度或低密度的硬膜下血肿相混淆。不过在MRI图像上积液的信号与脑脊液相近,而血肿信号较强,特别是T2加权像时,血肿均呈高强信号,可资鉴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