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心脾不足。 【治法】补脾暖宫。 【方名】春温汤。 【组成】人参15克,巴戟天15克,白术15克,杜仲15克,破故纸9克,肉桂3克,菟丝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出现病机的概括。 辨证,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辨证素材的基础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以判别疾病,探求病因,确定病位,预测疾病发展趋势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辨证的方法很多,...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
...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证为纲,分别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其中,气的病症多指机能性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症,由于血的生成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所致,如“血虚”,“血瘀”、出血和“...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阻窍。 【治法】滋阴潜阳,开窍化痰。 【方名】玉竹钩藤汤。 【组成】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热,或感冒风寒,郁而化热,火热上攻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名】扁桃Ⅰ号。 【组成】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肾阳亏虚,虚火上浮。 【治法】导火泄热,清上温下。 【方名】二加龙骨汤。 【组成】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中药处方(一) 【辨证】热毒壅阻咽喉。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名】复方蒲公英汤。 【组成】蒲公英60克,大青叶30克,黄芩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祥泉方。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