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透支现状亟待改变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种植、管理等经验,质量有待提高,药效也有待研究。 为严重是,目前还广泛存在着严重中药资源浪费现象,表现为药材采收失时、储藏条件简陋、炮制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中药工业化生产中的浪费。在工业化生产中,不少生产企业为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4.html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2004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研究,7月5日在京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 该项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全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50.html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建成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种质资源实物与信息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 享试点,对于完善国家自然科技基础平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速国民经济 发展进程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 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06.html

中国药用濒危野生穿山甲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组织IUCN将穿山甲所有种列入CITES附录II。保护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不仅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需要,也是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需要。分析我国穿山甲资源现状,探讨保护方略,不仅可以为国际保护组织制定穿山甲国际贸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53.html

有效保护中药材资源应从源头抓起_【中医宝典】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以避免再出现新的中药品种灭绝。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措施是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使中药材消耗维持在现有资源能够承受水平上而得以永续利用。这要求我们首先严格控制中药生产企业开办。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200多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790.html

中药提取物研发风光无限_【中医宝典】

...宝林强调在我国中药提取物研究和开发中一定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几年,国外企业竞相低价收购我国中药材资源和提取物现象愈演愈烈,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巨大财力,纷纷用越来越低价格掠夺性地向我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01.html

确保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藏药资源保护迫在眉睫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据新华社讯 青藏高原历来以盛产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等名贵药材闻名, 然而,相关资料显示,长期盲目掠夺式采挖、资源利用不合理及人工种植缺乏积 极性等问题致使藏药资源越来越少,藏药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资料显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07.html

有一天,我们也许无药可挖了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现在发展需求。令人担忧是,由于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对中药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中药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无序利用,一些中药物种已经濒临灭绝,造成最经常使用400余种药材中,每年有20%%面临短缺。 目前我国临床和中成药生产用1000...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24.html

中药资源种类构成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中药资源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来源极为广博。尽管物种间形体构造、生理机能以及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但从自然属性来讲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3范畴。也就是说,中国中药资源基本上是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 1985-1989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6.html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有效利用率仅百分之三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保存保护设施,形成了长期库、中期库、复份库相配套安全保存和分发利用技术体系,拥有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是来自日前举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暨第五次全国会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72.html

共找到882,1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