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外台》麻黄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麻黄五味汤【处方】麻黄3两(去节),干葛5两,石膏8两,生姜6两,茵陈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发汗泄黄。主急黄病。【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去滓,分3次温服,...
...生活中,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服用时总少不了加些糖来降低苦味。其实,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占文介绍,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
...目录 《寿世保元》人参五味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人参五味散【处方】黄耆6克 人参9克 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 当归6克 熟地黄9克 吉梗2.4克 地骨皮9克 陈皮6克 前胡6克 柴胡2.4克 五味子1.2克 枳壳3...
...中药、蒙药和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医是二元论,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蒙医基本原理是经络学,三元论,药理是五元六味,而藏医与中医、蒙医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藏药也较有独特性。 藏医的理论...
...药方,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组合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用化学成分及其相互作用说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最终开发出剂型先进、质量可控、疗效优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
...五味所禁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故有“五禁”之说。 【五味所禁】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
...四气(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四性)】 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性的寒凉和温热是与病证性质的热性病证、寒性病证相对而说的。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连是寒药,治热病泻痢;茵陈蒿微寒,即是凉药,治...
...去皮)100g 野姜50g 石灰华100g 广枣50g 诃子(去核)150g 毛诃子(去核)80g 余甘子100g【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性状】本品为黄褐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
...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除了和原辅料、生产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存在问题有关以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临床用药的不规范。”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指出,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和升降浮沉的特性,必须辨证使用。...
...与运行,调节血和气的平衡作用,气是血液的原动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流通就会受到影响,累及血海功能,则可导致各种妇科病的发生。如卵巢囊肿等。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 海藻15g,白芥子12g,三棱10g,莪术1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