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下陷身冷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津宋氏妇,年四旬,于仲夏得大气下陷,周身发冷证。病因 禀赋素弱,居恒自觉气分不足,偶因努力搬运重物,遂觉呼吸短气,周身发冷。证候 呼吸之间,恒觉气息不能上达,时当暑热,着夹衣犹觉寒凉,头午病稍轻,午后则渐剧,必努力始能呼吸,外被大氅犹或...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53.htm

枳升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枳升茶原料:枳壳5g、升麻3g、党参3g、黄芪3g、甘草3g、花茶3g。用法:用枳壳、升麻、党参、黄芪的煎煮液400ml,冲泡甘草、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益气升阳。用途:直肠脱垂;中气下陷食差乏力;子宫脱垂。来源:传统...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ishengcha.html

如何辨证练功_百病气功_【中医宝典】

...的运用,讲求“意气相随”,被称为“内练一口气”。病变不同,意守的部位也需有所变动。例如一般病变,可意守中丹田;高血压病需意守下丹田或脚心。而脱肛、慢性肠炎、胃下垂等中医诊为中气下陷的病变,需要意守上丹田。 2、根据体质病情选择不同体势功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290.html

脱肛的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还纳;重者可完全脱出,脱出物包括直肠各层,站立、咳嗽、啼哭时即能脱出,须他人帮助才能还纳。引起脱肛的原因,中医认为不外乎中气下陷和大肠实热。中气下陷者兼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易汗纳呆;大肠实热者兼见脱出物红肿刺痛瘙痒,肛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455.html

异病同治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08.htm

异病同治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bingtongzhi-2675.html

淋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淋证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分清泌浊,脂液随小便而去,小便如脂如膏,则为膏淋;若热盛伤络,迫血妄行,小便涩痛有血,则为血淋。 2.脾肾亏虚 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年老、久病体弱,以及劳累过度,房室不节,均可导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LinZheng251311.htm

周天寒_升胃丸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组成 人参30克,黄芪100克,炒枳壳60克,鸡内金40克,升麻60克,防风20克,炙甘草18克。功能 益气补胃,升举清阳。主治 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无味,或大便坠胀,消瘦等。舌淡苔白,脉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tianhan/1312-3-0.html

气虚耳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多由气虚或中气下陷导致本病。《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若兼肢体倦怠,食少便溏,上气不足,脉虚无力等症,治宜补益中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01.htm

胶姜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胶姜汤阿胶 三钱 干姜 一钱治妇人经陷,漏下色黑者。此中寒不运,木气下陷,木郁生风之病。干姜温运中气以升木气,阿胶平疏泄以止漏也。木气通达,中气运化,清阳四布,血色不黑。色黑为阴寒,故用干姜。用干姜之脉,必有寒象。因色...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jiaojiangtang.html

共找到12,1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