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明_师 亦儒亦仙——贺著名老中医邵经明教授百岁寿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一副对联,并再请朱忠宝教授书之:心连广宇,厚德铸鹤体,师丽天地;志存大道,博学松形,亦儒亦仙昭日月。望着这样一位慈祥可敬的睿智老人,我不由得浮想联翩:他像一只仙鹤,神韵高雅;他像一棵苍松,伟然挺拔;他像一座高山,顶天立地;他像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aojingming/1177-1-0.html

温补学说景岳倡,葵鼓峰重命门_【中医宝典】

...赵献可,字葵(以字行),自号医巫闾子。明万历、天启间(公元1573~1628年)在世,享年56岁,世居鄞县(今宁波市)。好学善悟,贯通《易》学,精研医道,其所著《邯郸遗稿》等书,均强调,尤其突出当命门,在医学史上是一位温补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94.html

研究内容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方法。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饮食养生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

http://qihuangzhishu.com/484/4.htm

精工不辍 磨就金针——李恩教授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_【中医宝典】

...……充分肯定了以临床经验为基础及中医中药相结合的中医科研方向。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历时37载,精工不辍磨就的金针——中医肾藏象理论传承研究方法〈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研究〉》,以此指导思想,研究系统涵盖了上述范围。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86.html

治病未必攻邪 养生何须论补——与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有序。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出发点,所谓化不可待,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必和,待其来复。因此,才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准则,攻邪也必须服从于这一准则。 张英栋否定了八纲辨证中的两纲——虚与实,提出了一个虚实不足凭的观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5)_【中医宝典】

...只有在二者之间不存在原发、继发因果关系,各一病时,才应该治疗当前的主要病证。关于标本先后,中医还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这是指当新病、卒病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或病人痛苦难以忍受时,要考虑急则治标。 (3)三因制宜——因时、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8.html

滋阴补肾养护秀发_护发乌发_【中医宝典】

...年轻人如果脱发,就可能是体内发生肾虚、血虚的一个信号。 中医认为,五谷可以补肾,肾气盛而头发多。历代养生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要五谷充、五果,也就是说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水果蔬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每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716.html

养生妙法健脾益胃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食养尽之的论述。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而化气与成形是由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因此,食养的关键是保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154.html

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2011年5月30日曹东义在《中国中医药报》刊登邪从正来,攻复正一文(以下简称曹文)中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六淫之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笔者认为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2.html

秋季要如何_【中医宝典】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推出秋天的摄生要领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收之道也。所谓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其总的原则是要休身养性,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3.html

共找到680,4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