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革新之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自身整顿以抵制西医侵夺之势。1908年,绍兴中医药界通过组织学会,发行刊物,积极致力于中医学的改良和革新。这几个社团均把改良中国医学作为宗旨。二中医学术革新潮流恽铁樵的改进中医主张恽氏强调指出,要以中医为主体,吸取科学方法加以整理改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3.htm

中医文化起源中原形成于中原发达于中原_【中医宝典】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医学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4.html

中医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伤科按摩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中医科学的起源形成,也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距今1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便依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用原始的劳动工具,有限的劳动经验,简单的劳动互助。来对付自然界的各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3.htm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容和前景。但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和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中医脉学理论的联系,如脉学脏腑季节阴阳五行以及切脉定位等等,在中医脉学结合现代科学方法的研究中必须符合中医特色,使传统脉学从定性向定量标准过渡,使脉学在中医现代化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生命科学传统文化——有关“中医文化”的思考_【中医宝典】

...定义为低于“文明”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义是指“以文化人”,即使用非武力的方式来征服教化民众。 “中医文化”“传统文化医学”一类标题之所以盛行于当代中医界,并波及到史学界,我以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医界人士所受教育(养成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92.html

发展中医学要有创新思维_【中医宝典】

...杨振宁先生在谈及《易经》时说,《易经》彻底定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甚至在科学发展上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中医《易经》结合没有前途。他对《易经》的评价和对中医发展的观点自有他的道理之处,我们应一分为二看待。笔者认为他毕竟是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8.html

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_【中医宝典】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8.html

千年国粹谱新篇半个世纪铸辉煌——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十年发展成果喜人_【中医宝典】

...半个世纪,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瞻望前程,冷静思考并科学谋划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 50年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广州中医学院正式成立,直属国家卫生部领导。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广州中医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20.html

中西医应共促我国医学发展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依靠现代科学,需要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包括循证医学,但是不能套用,必须符合中医的理念和模式,保留其精髓。诊疗技术的发展,包括采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应该符合中医的理论。 其实,西医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83.html

莫过度拔高“据脉断症”——胡心藻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很高兴自己能抛砖引玉,但仔细拜读该文后,认为有几点需要说明。 据脉断症据脉断证不一样 首先,胡心藻反驳笔者的观点时将“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错引为“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证”“症”,看起来可能差不多,在其《中》文里面,二字就是混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21.html

共找到730,6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