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大便急迫。内火喘逆病证名。阴虚火旺犯肺所致的气喘。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内火喘逆之因,内而欲心妄动,外而起居如惊,五志厥阳之火,时动于中,煎熬真阴,精竭血燥,内火刑金,肺气焦满而喘逆作矣。”证见喘逆自汗,五心烦热,口燥唇焦,得食稍减,...
...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治宜用三香散、陈皮厚朴汤等方。或用陈香橼一枚煎汤微冷服。痧症宜先用刮痧、刺血法以泄痧毒。参见痧条。京骨①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出外踝之后,循京骨。”②经穴名。...
...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下(疒番)病名。出清·崔秉铣《妇科宗主》。即阴挺。详该条。侠溪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荥(水)穴。在足背部,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趾背神经和趾背动...
...注:“蹻,谓如蹻捷者之举动手足,是所谓导引也。”③指蹻脉。即阴蹻、阳蹻二脉。《素问·调经论》:“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④指阳蹻所生申脉穴。《素问·刺腰痛篇》:“刺直阳之脉上二痏,右蹻上郄下五寸横属,视其盛者出血。”王冰注:“蹻为阳蹻所生...
...有关。治宜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肋罅(xià下)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以细绳量患人两乳头内,即裁断中屈之,又以乳头向外量,使当肋罅于绳头,灸三壮或七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在乳头向外旁开4寸,约当第四肋间隙处。主治腹痛,...
...煨生姜、煨甘遂等。微诊精细诊断。《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微针针具名。指毫针等纤微细小的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微者逆之治疗学名词。系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
...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②泛指体内津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又:“故五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③谷物煮制供药物的液汁。《素问·汤液醪醴论》:“为五谷...
...即小宽也。加以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彻骨;或遇冷气相搏,则结瘰疬或偏枯;风热相搏,则变附骨疽”。“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当归饮方。”②又指病因。四时不正之气。《灵枢》第五十八篇有“贼风”专篇,专谈贼风中人所造成的损害等内容。《素问·上古天真...
...号锄云。河北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25岁时因病而发愤学医。行医于冀北、鲁西一带,曾组织“锄云医社”,疗疾执教。1949年后,历任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及研究生班主任、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
...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敷贴中医外治用药常用剂型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即敷药。详见该条。敷眼法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①系指用药物敷的方法。又名敷药。常用清热解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