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动应指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情况、动势和缓和波动幅度等。根据这些徵象分出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较常用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往往见到两种以上脉象综合,如浮数、沉细而迟等。脉象虽是辨证重要依据之一,但必须结合其他诊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xiang-1312.html

几种相反脉象对比....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两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搏慢快相反两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迟主寒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68.html

冠心病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摘 要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诊断较为可靠,但结合中医对冠心病早期、无创、敏感诊断方法,尚未形成常规,本文依据内经“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理论,冠心病亦可通过经络形诸于外,形成四诊之征,从而不断探索中医诊断冠心病规律。本文探讨望诊其中包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39.html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本病发病原理尚未完全阐明。病毒进入口腔后可能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后侵入血液导致病毒血症,继之累及淋巴系统和各组织器官。由于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EBV受体,故极易受累。B淋巴细胞感染后增生活跃,其抗原性发生改变,后者可引起T淋巴细胞...

http://qihuangzhishu.com/966/105.htm

大六壬预测原理_【360算命网】

...趋于平稳条件因素制约。相关联系外界因素产生对人质能变化起着促进作用,而内在因素亲和作用阻碍源动力异向作用而产生人质能素质变化。大六壬预测原理是依据日、月、星、辰变化为准则尺度,运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

http://wenxue360.com/suanming/archives/178.html

中医脉象之涩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往往质疑,或再为之曲解,粗浅者甚至以指下难名为口实,根本不能掌握,这些问题来源最早在于《脉经》。《脉经》上解释涩脉说:“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来难以外,其他解释几乎都有问题。因为一种脉象形成要有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中医有办法对付亚健康_生活常识_亚健康_【中医宝典】

...应在人未得病时候即给人指导,使人不得病。 据赵崇达介绍,中医“治未病”原理主要有四条:第一是未病先防。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即在没有患病时,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发生;第二是预病就荫,欲病早治,救其于荫,通俗来说,就是把要发生病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905.html

中医脉象之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浮脉是单因素并具独立意义脉象之一,脉位浅在。浮脉亦为出现于医籍中最早脉象之一。在《内经》中屡见。浮、沉、大、小、滑、涩,叉为最主要之脉象。 如《索问·五脏生成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原理_《动脉粥样硬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复合物,导致浊度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方法。在介质溶液中,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在一定条件下...

http://qihuangzhishu.com/995/219.htm

气血变化对脉象影响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气变化对脉象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鼓荡血脉之力亢盛,气血必动数而外涌。气血外涌,则脉见浮、洪、实、大、长、缓纵而大等象。气血动数,则脉见数、疾、躁、促等象。 2.气郁:气为邪阻,气机不畅;或情志拂逆,气机郁滞,则气不能畅达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13.html

共找到1,046,4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