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必须擅长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陈先生商榷。 重视诊的重要性 诊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诊的描述。 “为医关键,医不察,则无以别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五脏脉象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阳升多,阴降少,阳升则浮出,阴降则沉入,故其形如钩微曲向下,动转圆活而主夏,心脉象也;鼓一阴者,如所云∶搏而勿沉,命一阴也,毛者,阳微降,阴微升,阳降则收肃,阴升则鼓,故如毛之在皮,浮而柔软,主秋,肺象也,鼓阳胜急者,鼓动阳较胜...

http://qihuangzhishu.com/622/21.htm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和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就是对肺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4.html

诊探秘_【中医宝典】

...要对诊内容和技术非常熟练。根据中医诊的理论,左右手的寸关尺分属不同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右关候脾,左尺候肾,右尺候命门等,根据不同部位出现的脉象变化,加上对中医脏腑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参考其他“二诊半”(望诊、问诊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53.html

正常脉象的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象即称为平脉,所谓“有胃为平”,平脉是正常生理状态的反映;缺少胃气的为病,曰“胃少为病”;失去胃气的即为死,曰“无胃为死”,是病情危重反映,亦称真藏。 神:贵有神,心主血而藏神,为血府,血气充盈,心神便健旺,脉象自然有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2.html

的诊断_如何鉴别虚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上应对这几种脉象加以区别:细形细小、力不足为特点,但其来应指清晰;濡见于浮位,即浮细软无力的脉象;散为浮散无力、漫无根底,其形、脉率不清;短是不足三部(寸关尺)的脉象,常见于关部(或寸脉)而他部不清;...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uMai340365.htm

从四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学术语。亦称应四时。脉象随着四时气候寒暑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人体正常脉象应是春有弦、夏有微洪、秋有微毛(浮)、冬有石(沉),属正常生理范围。不应时,或反四时,均属病态。诊时要注意结合四时气候识别四时脉象差异,作出正确...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16.htm

正确认识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诊呢?诊是中医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是根据脉象分析元气阴阳的偏盛,体察病邪所在,探求五脏气血的寒热虚实,进而识病辨证,审证求机,指导处方用药,推断预后。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法之一,因而中医历代经典著作无不重视诊。《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十二种常见脉象简述_【中医宝典】

...浮:浮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总之,浮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0.html

几种相反脉象的对比...._【中医宝典】

...。所谓轻刀刮竹即过指下不平滑之意。 洪脉与细:是体大小和气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 如线状,多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长与短:是气长短相反两种脉象,长超过本部,即指气搏动范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6.html

共找到556,2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