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按:温病岐视一证,临床不甚常见,考诸温病文献,叶、薛、吴、王四大家书中,亦皆缺如。故遇此等证,一时难明病源,前医按《内经》作“精散则岐视”,投以六味地黄汤原亦无可厚非。余诊此症,忆及《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夏应堂氏临床经验介绍”一...
...34人活到90~100岁,12人活到100岁以上。被称为“药王爷”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活到101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确实是稀有之事。 最近欣喜地读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推出的力作——《国医大师谈养生》,该书对现今最具...
...且作《三消论》,以三焦论治。三消之为病,乃燥热怫郁,精血枯竭,亦须清凉,无异温病,此天士或由此而悟也。然《三消论》所谓之三焦,乃指上中下所病之部位而言,此与天士以温病必始于上焦而终于下焦,又似是而非,实风马牛不相及也。但天士论温,虽知伏气,...
...“家庭医生”看病还管保健 “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万年青”七奇方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 3个治疗肾结石中药方剂正式通过省食药监局审批 4大名医之后筹建中医学术研究中心 按摩与推拿 百家讲坛讲中医故事 ...
...的分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加快,一方面中医文献品种、数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书刊价格逐年上涨,超过了经费的增长速度,致使经费严重短缺,文献入藏量减少。据《全国科技图书总览1990》统计,医药卫生类全年共出书2086种,新版占总数的70%多,其中不...
...中医学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整体观为主导思想,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中医学理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内经》。《内经》用取类比象、由表及里的方法,借助阴阳五行学说,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内脏与其他组织器官、体表部位紧密联系在...
...关键词:《中华性学观止》 书评 ——《中华性学观止》述评 去年年底,汇集了中华性医学珍籍的鸿篇巨帙《中华性学观止》终于出版了,回忆起当1994年第1期《性学》刊载该书出版的书讯时,那种翘首企望之情,迄今不能忘怀。此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先生的医事活动以临床与教学为主,受教的学生数以千计,招带的生徒亦不下数十人之多,先生开始将过去诊疗的若干病证予以案例记述、整理,他在建国以前已将其父奉仙公遗著——《医方经验汇编》整理刊行(中华书局出版),自己也拟出一本医案著作,定名为《翼经...
...术语与术语之间的关系的特定领域网络,这与人工智能中得到的一个结论相类似――要解决一个特定问题,就要发展特定领域知识。[9]把这一结论应用于中医药学古籍文献的检索中,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深入到中医古籍特有的语词规律中去,发展特定的...
...”是什么,对“经络”的循行路径和归经的腧穴怎能做出修改和补充呢? 许进京老师就是从《内经》、《难经》,还有很多精髓没有被挖掘出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随着中医经典文献的被重视,就能够让我们对中医产生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医的研究,相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