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热病后忌食用韭菜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热病后正气耗伤,气阴两虚,大辛、大热、大寒之品均应忌食。韭菜由于其气味厚重,孟诜说:“热病后十日不可食韭,食即发困。”此外,食用韭菜还可导致热病复发。所以,春季热病后忌食用韭菜。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42.html

概述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高热指体温在39℃以上的发热,高热先兆包括外感热病及内伤热病,内伤热病先兆已专列于本书第五十七章发热预兆讨论,本节将专讨论外感热病先兆。高热,中医属正邪相争,表示人体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高热是外邪入袭的信号,包括六淫、时疫。此外,高热也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42.htm

《温热经纬》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序 自序 卷一 《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jingwei/index.html

热病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第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热病头痛,颞颥,目疒丰勹手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3-23.html

热病生死期日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日死。未曾汗,勿肤刺肤,一作庸热病三、日,脉不喘,其动均者,身虽烦热,今自得汗,生。传曰:始腑入脏,终阴复还阳,故得汗。热病七、八日,脉不喘,其动均者,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9-20.html

傣族医学的发展2_民族中医傣医_【中医宝典】

...方法,其中《刚比迪萨嫡巴尼》云:导致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有,1.“嘎麻”先天所致;2.“基达”情志所致;3.“乌嘟”自然、季节、环境变化所致;4.“啊哈腊”饮食内伤所致。 《刚比迪萨沙可菊哈》一书中讲述了有似中医看舌象诊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1.html

外感病证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的证候。但不同外感病证因其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有异,它们的证候特征也各有区别。【病机述要】外感病证的病因为六淫病邪,或时行疫毒,从发病来看,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于机体正气与病邪相互抗争的结局,邪胜正并...

http://qihuangzhishu.com/76/54.htm

热病第二十三_《灵枢》

...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端而短一本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七日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84.html

仲景外感热病篇_《温热经纬》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也。朱奉议曰∶夏月发热,恶寒,头痛,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中暑也。雄按∶此注之热病,乃夏至后所发之伏邪也。《内经》亦谓之暑病。中暑者,夏月外感之热病,亦曰中 。病有内外之殊,脉有洪微之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jingwei/672-7-3.html

读书入径的方法——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共找到551,5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