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常见病图谱_【中医宝典】

...“舌”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的依据。人体内脏功能的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最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的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6.html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按。按胸腹时,病人须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医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按。在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度时,可让病人屈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于按。 按的手法主要是触、摸、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热科学理论解析中医机理_【中医宝典】

...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采用热科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红外热像仪,对中医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他生物参数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分析说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采用非接触方法直接测取物体温度场的精密仪器,其特点是快速、实时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03.html

中医有何讲究_【中医宝典】

...有人说,看中医不就是去看病吗,哪还有什么讲究呢?其实不然,看中医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患者就诊前必须了解的。 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是望、闻、问、,称之为“”。通过望、闻、问、种诊察方法收集病人的有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80.html

韵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一卷(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清·何梦瑶撰。首为十二经脉歌,次为心法撮要、辨阳证阴证要诀。书中对诊脉,望色,察面及五官、唇、齿,辨舌,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并介绍八脉要诀、脉象、主病、脉症宜忌、胎产脉、死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1.htm

何为望闻问切?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为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指摸脉象。合称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个方面的内容, 称为。 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 神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60.html

指纹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指纹主要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zhiwen-1436.html

路志正_舌的取舍--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十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舌为心之苗,与内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脾肾诸脏皆系于舌本,舌苔为胃气所蒸化。因此临证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以及舌下络脉的变化,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是中医讲究合参,舌也应该在中综合分析,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18.html

时脉的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对脉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专以舌辨证。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对脉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第六章第节诊断方法--重视目,多种诊法合参_【中医宝典】

...壮医在汉魏以后诊断方法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且许多方法独具特色,现常用的有:目、问诊、望诊、脉、腹、甲、指、耳。 一、目 壮语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4.html

共找到507,9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