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之萧龙友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沿街巡视,施医舍药为百姓治病,使很多人转危为安,从此便声名鹊起,这是他从的开始。进入仕途之后,他虽忙于官务,却也从未间断过研究医学,不仅精研中医,还对西医学的书籍大量参阅。他余时行医,颇有疗效。后来因感到沉浮宦海之中于国于民皆无益处,便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61.html

北京综合医院中工作初见成效_【中医宝典】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1月21日召开了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工作会议,确立了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中工作统一规划、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完善局、院、科三位一体建设,加大经费支持,促使北京市综合医院中工作初见成效。 根据现状,该局把推进综合医院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32.html

医道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有生之理乎?自今观之,不足者十常八九,况其时势,竞驰驱于名利之途,劳思伤脾而致病者居其大半。若体实而竟为风寒暑湿之邪袭,则惟攻之而即愈者不多见矣。此故中医治之易成功也。及遇脾胃虚而致风寒暑湿之邪袭,同体实者而施治之,则大有间然者矣。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36/86.htm

中医流派、学派和派辨_【中医宝典】

...□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研究已颇有进展,但相关概念在目前的学术界尚未有公论。如“流派”、“学派”、“派”等称谓,均有较为广泛的指代,且均可称之为“派”。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若不详加辨析,往往混淆不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632.html

今日医生都没有医德对吗?_《中医之钥》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患视西医为科学、为权威,畏之如鬼神,而被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无悔,对中医视为江湖郎中,病虽治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且把江湖郎中的罪恶及科学郎中肆意捏造的罪恶,都推到中头上来,中医何辜,患者的病德何在?综观今日医病的互相摩擦,互相...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33.htm

慢惊风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论治,处方如下:中医命门相火之说,精妙玄奥,实阐发吾人生活之原理,绝非有形质之物,故余于前编生理,下取命门即精囊乏说,参看自明。第一方大党参二钱、炙黄芪二钱、土炒白术三钱、怀山药四钱、炒茯苓三钱、炒白芍四钱、大熟地三钱、补骨脂一钱、炙甘草...

http://qihuangzhishu.com/129/52.htm

经补正_《小草》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小陷胸汤亦可用。伤寒黄发热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伤寒瘀热在里,必发黄,栀子柏皮汤主之。伤寒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http://qihuangzhishu.com/252/9.htm

序二_《经国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变通而无滞斯尽夫立之意矣.昔丹溪朱先生.以鸣江东.家君亲从之游.领其授.纯度.窃以先生之旨.辑其之可法.本诸经论之精微.节目更为定次.歌语引例具图以便记习.至于脉诀之未备者.为增正.名曰经国小.盖欲初学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guoxiao/941-5-0.html

评赵氏贯说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谚云∶秀才学医,如菜作齑。以其明于理,而易过于与儒皆不外乎一理也然运用枢机,主宰一身者,皆也,故古圣贤,养心正心明心,千言万语谆谆,独重乎,以为主,而医家为君主之官也。独赵氏一书,强引《内经》“十二官危”之一语,反复立论...

http://qihuangzhishu.com/342/85.htm

基础医学理论的进步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多可作为史资料参考,反映出不同时代医学面貌的一个侧面。而王宏翰所撰《古今史》(1697年刊),所记古今医家传略对古来神怪传说多所纠正,属难能可贵。至若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内多评骘古今医家、著之文,言简而赅,切中肯綮,实可以短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6.html

共找到528,4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