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阳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学名词。切诊部位之一。即趺阳脉。《素问·至真要大论》:“冲阳绝,死不治。”见趺阳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64.htm

齐鲁历代名医_【中医宝典】

...约公元170-280年) 西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名熙,山东高平(今山东微山)人。博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道,曾任魏太医令。系统总结了中医脉学理论,编成《伤寒杂病论》,并对其加以注释,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83.html

中医的望闻问切(一)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它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感应传导,能传递病邪。反映病变的通路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28.html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_【中医宝典】

...怀孕了!”刚经大夫诊脉的乔慧高兴之余,半信半疑,又去做其他检查,结果证实了大夫的诊断。她有点纳闷,中医摸脉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呢? 李军祥说,切诊的“切”是用手触摸病人身体的意思,包括摸脉和按诊。中医经常采用的是寸口脉法,即用手指在病人手腕后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5.html

四诊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53.htm

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要理解《内经》的脉法是脉法的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期的起源的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和基础的意义。 脉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经络与色脉诊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色脉与气血运行有关,面气血运行又与经络密切相关,因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径路。某些提法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类似。《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面营。”《素问·离合真邪论》亦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于寸口中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按胸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术语。指一种切诊方法。切按病人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等。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等病变的检查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66/68.htm

张仁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清代医家(?-1860年)。字稀白,青浦(今属上海市),后徙居嘉善(今属浙江)。精诊断法,尤擅长切诊。尝着《癍疹新论》,另有《痢症汇参》、《医案》、《医说》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69.htm

脉诊探秘_【中医宝典】

...拥有了望诊、闻诊、切诊和主诉等信息,说简单一点,在诊完脉之后,四诊已经有了“三诊半”,因此,具备了判断病证的基本条件。 所以,中医四诊是一个综合过程,一定要全面周到才能做到规范准确。正如《内经》所说:“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这是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53.html

共找到544,9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