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30克 炙甘草30克 二剂【辨证】此例脑外伤,酿成后遗之证多年。来诊时,神靡,恶寒,内寒外热,四肢沉重,舌淡,脉沉,一派少阴阳衰阴盛之候。陆渊雷云:“少阴病者,心力不振,全身机能衰减之病也。”患者头部受重物撞击,...
...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编次不明,故在编注时,突出六经主病,颇多个人见解。编次仿喻嘉言《尚论篇》,将六经篇目合病、并病、过经不解、差后劳复等均另立篇名,“惟以正治汗、吐、下次之于前;误治变端,次之于后;风寒两伤,误治诸变,逐段拈出”(见本书卷...
...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编次不明,故在编注时,突出六经主病,颇多个人见解。编次仿喻嘉言《尚论篇》,将六经篇目合病、并病、过经不解、差后劳复等均另立篇名,“惟以正治汗、吐、下次之于前;误治变端,次之于后;风寒两伤,误治诸变,逐段拈出”(见本书卷...
...王××,男,28岁。成都市某厂工人。【病史】患者性情比较孤僻,善愁多郁,日久成疾,未予医治。1947年初,发现胃脘长一包块,如拳头大,以手按之,活动、有声,但不痛。急赴某地,请中医治疗。所服之药,多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化淤之品。...
...并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针砂散等配合使用。1979年4月以后,偶有双眼视物不协调,双眼上胞轻微浮肿。继续调理,以期巩固。【按语】文例与本例,西医辨病均属“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但按六经辨证,则有所不同,故其立法处方,也随之而异。前例睑废,证属...
...克 白术20克 法夏15克 生姜20克 甘草3克 十二剂服十二剂后,诸证基本痊愈。入冬以来,再未重犯。1979年5月4日至患者家中追访,自觉始终良好。【按语】咳嗽一证,有从外而入者,有从内而出者。不论其外入或内出,皆可按六经辨证。本例咳嗽,...
...性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以及经络辨证等诸多方法,确定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然后得出证型诊断,最后选择相应代表方药;在对方药进行加减变化时,同样根据兼夹证候对应处理,这就是辨证论治根据病机处方用药的...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全身症状较重,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症。如果所患是胃肠性感冒,病人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西医目前对感冒没有特效药,一般只是对症治疗。 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
...从哪儿下手呢?但是,若要学过《伤寒论》,学过六经辨证,我想就断然不会去从太阴下手。为什么呢?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现在病人每日渴饮两瓶水,怎么可能病在太阴呢?所以,用上面的方剂当然就没有效果了。那么,对上述这样一个疾病该从何处入手呢?...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冠心病虽然病位在心,但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以气虚、阳虚或阴虚为本,以痰、瘀、火、寒、实邪为标,形成本虚标实,心脉瘀阻为主要病机。该病病机复杂,各型病症常可交替或综合出现,如心肾阳虚和痰瘀互结同时出现等。因此,护理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