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说_《脉诀刊误》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实冷热.已定于矣.然后求诊.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为事哉.(机按.东坡有宋名人.尚不使索病于脉者.盖以脉虚而病实者.脉实而病虚者.脉有不相应故也.吁.病且难凭于脉.而欲凭脉知富贵贫贱.宁不为...

http://qihuangzhishu.com/943/69.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去朝鲜从医,洪武十二年(1352)高丽任他为典。永乐五年(1407)九月,朝鲜派王子来中国,随员有医生“判典监事”杨弘达等人。洪熙元年(1425)七月,明使随员太医张本立和辽东人何让赴朝为朝鲜世宗王诊病,讨论治疗对策,并传授医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序_《评琴书屋医略》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道微矣,四难未审,二反遽施,毫厘之差,滋曼弥甚。自张仲景垂范,援证立方,本论阐于伤寒,杂治编于金匮,晰奇胲于针鼻,转愈,死于麦芒。千祀以还,咸资准的。然而传经络,受病固殊,辛热苦寒,施剂尤剧。偶遇嚏鼽,讵假乌头作帝,才逢痃痞,即推蝭...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4.htm

患病新生儿_《默克家庭诊疗手册》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在生后1小时和几天内,父母和新生儿之间形成非常强烈的感情联结,影响感情联结的因素有:双亲自己儿时的经验(感觉)、他们对抚养小孩的文化和社会态度、他们的个性、他们对生育孩子的期望以及作父母的心理准备等。这种感情联结能够保证儿童在健康身心发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8/1443.htm

朱跋_《校注醇剩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上《醇KT 义》四卷,从《重药轻投辩》起至《产后三冲》止,计二十四门,共出自制方,每门少则三四道,多者至二十道,共得一百九十六方(添加有方无论者八道,未算在内)。先生日鲜暇晷,晚年抽闲成此KT 义,并无名利之心,不过自抒心得,为后学举隅...

http://qihuangzhishu.com/722/140.htm

中医发展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派。 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藏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9.html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回应废除_【中医宝典】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22日表示,制定和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是对前一阶段出现的“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的正面回应。 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 针对这些争论,《纲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46.html

序_《丹溪手镜》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义乌人也。求其书,自《心法》诸刻以外,无闻焉。己未,兼摄吴宁,得其刻在吴宁暑,曰《丹溪纂要》,即吴宁卢子从其所刻石钵《荟丛》、《钩玄》诸书,删正向,裁取之者也。急模数本以归,以为先生之真传真印尽是矣。辛酉之秋孟,一日课诸生于司,学博陈先生曰∶...

http://qihuangzhishu.com/708/2.htm

《石室秘录》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礼集) 正法 反法 顺法 逆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 卷二(乐集) 上治法 治法 下...

http://qihuangzhishu.com/638/index.htm

废除是阴谋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中西医之争一直没有停止的背景下,有一位学者,也是名医,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废除是掠夺中医的阴谋。他就是第一位将中国的《针灸全书》译成英文版、曾任美国总统府顾问、美国参议院核心成员、美国明道大学校长的美籍华裔张绪通博士(获西医内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43.html

共找到329,5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