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 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
...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 通气/血流(V/Q)异常,无论升高或降低无疑均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V/Q小于0.8表明通气量显著减少,见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 V/Q大于...
...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 V/Q大于0.8表明肺血流量明显减少,见于肺动脉梗塞,右心衰竭。 (1)增大:可能由于肺泡通气量加大,亦可能由于血流灌注减少。前者形成无效通气,白白损耗呼吸功,毫无增氧之效,因氧合血红蛋白不能过饱和;后者...
...平时就处于衰竭的边缘,在某些诱因的激惹下,迅速出现更多器官受累或衰竭,其中以慢支,肺气肿,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多见。...
...而影响进食。造成肺气肿病人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的更为主要的原因是:这类患者肺功能下降、缺氧,使呼吸肌工作量加大,以弥补由于肺功能不全造成的氧摄入不足,呼吸肌消耗的能量因而随之增多。 营养不良对肺气肿病人的影响是严重的。首先,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双解除”。央视《面对面》记者王志为此采访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先生。 记者问,北京市的最后一例非典病例是于5月29日被隔离的,而世卫组织为何却到6月24日才宣布对北京“双解除”?贝汉卫先生说,这...
...伤寒之病。勿可以大寒至惊蛰之风木,春分至立夏之君火,小满至小暑之相火,大暑至白露之湿土,秋分至立冬之燥金等等之时所患者,混同一称伤寒。然而亦有可称者,不可不知。丰于前论中,有谓伤寒之寒字,为寒水之经之寒,非寒热之寒也。凡风、寒、暑、湿、燥、火...
...本报记者 徐雪莉 随着气温的逐日升高,又到了一年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时候。在大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体力有所下降,常常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俗话说“苦夏是老人一道坎...
...,川贝5—10克,砂糖适量。先以粳米60克,砂糖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人川贝母极细粉末5—10克,再煮二三沸即可。温热服食。 润肺养胃,化痰止咳。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等症。 [方十三] 射于10克,麻黄、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
...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酒精能生湿积痰,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所以,“老慢支”患者过冬应忌烟禁酒。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