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 域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去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20.html

中医的养生策略是什么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67.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道家养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说:“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2.html

儒家养生思想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三).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1. 饮食精美 论语 乡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70.html

用中医学健康观指导养生_【中医宝典】

...□ 宋俊生 杜元灏 于春泉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的健康观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确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形神合一”的健康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气为本”的健康观。此外,黄帝内经把头发、牙齿和肌肉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08.html

养生也要以和为贵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比例。 吕氏春秋说“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何谓“本”?就是黄帝内经总结出的“阴平阳秘”,“气血正平”,“精神内守”,“正气存内”。憨吃、憨睡、憨乐,这是我的养生箴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03.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使之成为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和重要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是用来说明事物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内经将其推而广之,将男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4.html

生活方式重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谓是养生之黄金法则。 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100人不到10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6.html

李东垣甘温除热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理论依据 东垣根据内经“阴虚则内热”的理论,认为内伤脾胃所致诸病,多见热象。其甘温除热思想即是基于内伤发热理论提出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阴火独盛。”内伤所致虚热,李东垣称之为“阴火”。阴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6.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大要有五: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在千金要方养性序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3.html

共找到589,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