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_难经

...,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21.html

研岐黄典籍图释,究经旨学派流传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的内经辨言,莫枚士的研经言等,计约九十余种。 张世贤,字天成,号静庵,明代正德间(公元1506~1521年),四明(今宁波市)人。以医术闻名,继宋代丁德用、元代滑寿之后,对难经八十一篇加以图释,而著成图注八十一,刊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6.html

十六_难经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十六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证。三部九候,见十八。阴阳,见四。轻重,见五。六十首,素问·方盛衰论: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19.htm

浮中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切脉指法。切脉时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以测候脉象。难经·十八:“九候者,浮中沉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89.htm

难经经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74.htm

难经经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16.htm

难经经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86.htm

列女传原文_史书_【文学360】

...列女传 16、齐太仓女原文-出自列女传 17、齐女徐吾原文-出自列女传 18、楚处庄侄原文-出自列女传 19、齐孤逐女原文-出自列女传 20、齐宿瘤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58.html

伏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伏者,脉行筋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35.htm

痼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病证顽固、牵延不愈。见难经·十八。患者病期较长,投剂、服药多不易见效。如痼疾患者又感受新病、急病,宜先治其新、急病证,后再调治痼疾。参见痼病、瘤病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73.htm

共找到480,3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