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墨宝堂记(或题作《张君宝墨堂记》)》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苏轼 熙宁七年十一月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状奏:臣伏见河北、京东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 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窃料明年春夏之际,寇攘为患,甚于今日。 是以辄陈狂瞽,庶补万一。 谨...
...所赐诏书而记其大略,并刻诸石。 若其详,则藏于有司,谓之《熙宁防河录》云。 《石氏画苑记》苏轼 石康伯,字幼安,眉之眉山人,故紫微舍人昌言之幼子也。 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 独好法书、名画、...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苏轼 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 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 不思而对曰:...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苏轼 元祐七年六月十六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扬州苏轼札子奏。 臣已具积欠六事,及旧所论四事上奏。 臣闻之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若陛下初无此心,则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屡言而屡不听,亦可以止矣。 ...
...盗贼之忧。 或以其狂浅过计,事难施用,即乞别除一小郡,仍选才术有余可以坐消灾沴者,使任一路之责。 幸甚!幸甚!干冒台重,伏纸栗战。 不宣。 《扬州上吕相书(或题作扬州上吕相公论税务书)》苏轼 轼再拜。 伏蒙手书,见谓勇于为义,不当在外。 奖饰...
...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闢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
...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查看全文... 回车驾言迈诗文类型古诗三百首古诗十九首作者:佚名(两汉)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
...使一夫之不获,特捐支郡以见收。 荷恩至深,论报何所。 谨当镌磨朽钝,箠策疲驽。 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答杨屯田启二首(之一)》苏轼 伏承枉顾,宠示长书。 礼数过隆,既匪妄庸之称;文词深厚,足为衰拙之光。 反复...
...云,少时得此病,服商陆、防已之类,皆不效,服金液丹,炙脐下,乃愈。 此亦固胃助阳之意也。 但火力外物,不如江南老人之术耳。 姜橘辣药,例能张肺,多为肿媒,不可服,有书以告之为佳也。 《与王庠书三首(之一)》苏轼 轼启。 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