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补遗·词三百五十二首 《阳关曲(中秋作。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军中)》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眉山远景楼记》苏轼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 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 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
...此二贼欲得远近畏服,故诈称二人姓名。 .又贴黄。 奏为汝阴县尉李直方捕获强恶贼人,乞依《编敕》第三等酬赏。 候敕旨。 《乞赐光梵寺额状》苏轼 元祐七年二月某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苏轼状奏。 臣伏见本州颍上县白马村,有梵僧佛陀波利真身...
...不知爱民奉法,驭吏而戢士,虽智勇有闻,朕无取焉。 尔等皆以考绩察廉,号称明练。 荐者交章,故在此选。 往服厥官,无失朕命。 可依(云云。) 《借职杨晟该差使吴奉云等各转一官》苏轼 敕某等。 向敕边臣,增葺城堡。 所以护安民夷,各全其生,尔能...
...。 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墨宝堂记(或题作《张君宝墨堂记》)》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
...获罪于《春秋》矣。 谨对。 《公羊三道·问定何以无正月》苏轼 对:始终授受之际,《春秋》之所甚谨也。 无事而书首时,事在二月而书王二月,事在三月而书王三月者,例也。 至于公之始年,虽有二月、三月之书,而又特书正月。 隐元年:“春王正月;三月...
...今法观之,特便于徭役而已,国之贫富何与焉!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而百弊并生。 夫立法创制,将以远迹三代,而曾隋氏之不及,此岂不可论其故哉?《试馆职策问三首》苏轼 问:《传》曰:“秦失之强,周失之弱。...
...殷铁石临右军书,而此帖有与铁石共书语,恐非二王书。 字亦不甚工,览者可细辨也。 《题逸少书三首(之一)》苏轼 此卷有永“足下还来”一帖。 其后云“不具释智永白”,而云逸少书。 余观其语云“谨此代申”,唐末以来,乃有此等语,而书至不工,乃流俗...
...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 《题清淮楼》苏轼 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流。 《戏答佛印》苏轼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失题三首(或谓为苏过作)》苏轼 木落...
...,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索居三首》苏辙 索居非谪地,垂老更穷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