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夫之不获,特捐支郡以见收。 荷恩至深,论报何所。 谨当镌磨朽钝,箠策疲驽。 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答杨屯田启二首(之一)》苏轼 伏承枉顾,宠示长书。 礼数过隆,既匪妄庸之称;文词深厚,足为衰拙之光。 反复...
...改作,又非二百道度牒所能办集。 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赐允从。 如蒙朝廷体访得不合如此修完,臣伏欺罔之罪。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诗赋经义各以分数取人将来只许诗赋兼经状》苏轼 元祐四年十月十八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右臣今月...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苏轼 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 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 不思而对曰:...
...所赐诏书而记其大略,并刻诸石。 若其详,则藏于有司,谓之《熙宁防河录》云。 《石氏画苑记》苏轼 石康伯,字幼安,眉之眉山人,故紫微舍人昌言之幼子也。 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当以荫得官,亦不就,读书作诗以自娱而已,不求人知。 独好法书、名画、...
...不知爱民奉法,驭吏而戢士,虽智勇有闻,朕无取焉。 尔等皆以考绩察廉,号称明练。 荐者交章,故在此选。 往服厥官,无失朕命。 可依(云云。) 《借职杨晟该差使吴奉云等各转一官》苏轼 敕某等。 向敕边臣,增葺城堡。 所以护安民夷,各全其生,尔能...
...若又隐而不言,则罔上党奸,其罪愈大。 谨自劾以待罪,伏望圣慈特敕有司,议臣妄举之罪,重赐责降,以儆在位。 取进止。 《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二首(之二)》苏轼 元祐三年十二月某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札子奏。 臣近上言,以所举学官...
...立随船点检一条,自此商贾不行,公私为害。 今若依《编敕》放行,不惟纲梢自须投务纳税,如前状所论,而商贾坌集于京师,回路货物,无由复入,空纲揽载,所获商税必倍,此必然之理也。 《申明扬州公使钱状》苏轼 元祐七年八月初六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
...《除吕公著特授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加食邑实封余如故制(元祐三年四月四日)》苏轼 门下。 仁莫大于求旧,智莫良于用众。 既得天下之大老,彼将安归;以至国人皆曰贤,夫然后用。 今朕一举,仁智在焉。 宜告治朝,以孚大号。 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
...所为而进退焉。 可。 依(云云。) 《王续知太康县》苏轼 敕具官王续。 朕以天下为一家。 然畿甸之民,号为根本,若近者不悦,四方何观焉。 尔以才选,往服厥事,驭吏以明,保民以宽,无失朕命。 可。 《新差通判齐州张琬可卫尉寺丞卫尉丞韩敦立可...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