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夫之不获,特捐支郡以见收。 荷恩至深,论报何所。 谨当镌磨朽钝,箠策疲驽。 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答杨屯田启二首(之一)》苏轼 伏承枉顾,宠示长书。 礼数过隆,既匪妄庸之称;文词深厚,足为衰拙之光。 反复...
...之深也。 曰:“无偏无党,无反无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而后可以合于皇极。” 然则先王御天下之术,盖用此欤? 《论郑伯克段于鄢(隐元年)》苏轼 《春秋》之所深讥、圣人之所哀伤而不忍言者三;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苏轼集》补遗·词三百五十二首 《阳关曲(中秋作。 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军中)》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
...通信(复章达生)〔1〕 达生先生: 蒙你赐信见教,感激得很。但敝《语丝》自发刊以来,编辑者一向是“有闲阶级”〔2〕,决不至于“似乎太忙”,不过虽然不忙,却也不去拉名人的稿子,所以也还不会“只要一见有几句反抗话的稿子,便五体投地,赶忙登载”...
...改作,又非二百道度牒所能办集。 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赐允从。 如蒙朝廷体访得不合如此修完,臣伏欺罔之罪。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诗赋经义各以分数取人将来只许诗赋兼经状》苏轼 元祐四年十月十八日,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右臣今月...
...殷铁石临右军书,而此帖有与铁石共书语,恐非二王书。 字亦不甚工,览者可细辨也。 《题逸少书三首(之一)》苏轼 此卷有永“足下还来”一帖。 其后云“不具释智永白”,而云逸少书。 余观其语云“谨此代申”,唐末以来,乃有此等语,而书至不工,乃流俗...
...《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苏轼 元祐七年六月十六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扬州苏轼札子奏。 臣已具积欠六事,及旧所论四事上奏。 臣闻之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若陛下初无此心,则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屡言而屡不听,亦可以止矣。 ...
...文豹《吹剑录》 10.010.1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ISBN7-5325-0528-6。 《宋史·列传第九十七》(卷三百三十八):“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寘左右,读之终日...
...来海南,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记。 绍圣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苏轼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
...,普天同庆。 (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体乾刚粹,稽古温文。 信顺尚贤,已获三灵之助;神武不杀,益修六圣之仁。 愿承天休,永作神主。 臣叨尘法从,出守郡章。 身在江湖,梦想钧天之奏;心同葵藿,远倾向日之诚。 《贺正表二首(之一)》苏轼 献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